2023年,贵州,一位大妈在景区爬山时因太累请人抬轿,轿夫开价每人260元,她却让人降到220元。但在终点,她付了220后又主动补了50,随后说的一句话赢得无数网友称赞。 贵州,这座被喻为“山的王国”的省份,以其崎岖多山的地理特征闻名。当地自然风光壮丽,青山峻岭和瀑布河流构成非凡的景观,而因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贵州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由于地形险峻,人工抬轿这一传统交通方式依然被沿袭至今,成为游客前往一些难以通行景点的独特选择。 大妈是一位刚刚退休的中学教师,年轻时对教育事业倾尽心血,退休后,她决定要更多地享受生活。大城市的喧嚣让她心生倦意,因此,她开始热衷于户外旅行,希望通过登山健身,保持身体健康。 此次选择来到贵州,是她对自己退休生活的一次犒赏,也为自己挑战体能设置了一个小目标。岁月不饶人,尽管她心态年轻,但身体状况还是限制了她爬完整座山的愿望,也正因此,她与轿夫结下了这场特别的缘分。 在这次登山之旅的前半段,大妈还表现得十分自信。平日有晨跑习惯的她,对自己的体力相当有把握。尽管朋友们提醒山路可能会比想象中更难,并提议她考虑乘坐轿夫的抬轿服务,她依然很有骨气地拒绝了,表示想靠自己一步一步完成挑战。 这座山路不仅陡峭蜿蜒,而且空气稀薄,加之沿途太阳炽烈,树荫稀少,不断消耗着她的能量。当路程过半时,她已经双腿发软,气喘吁吁,最终不得不认清现实,向两位抬轿的轿夫求助。 对方报出的价格是每人260元,这在贵州的一些景区已是常规定价,大妈却觉得费用不低。在这个过程中,大妈并未表露敌意,但她习惯性地试图通过议价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她诉说道:“毕竟我体型也不重,抬我应该没那么累吧?”此外,她表示自己平日生活节俭,260元对她来说并不算小数目。轿夫尽管满脸无奈,但还是心软同意降价到了220元,以这个价格把大妈载到山顶。 上山的过程中,轿夫们汗流浃背,脚步稳健而坚韧。大妈坐在轿子上,颇为感慨。她一边望着逐渐接近的山峰,一边想着自己的选择是否让轿夫们吃亏了。虽然刚开始价格谈下来了,但亲眼见证了轿夫在阳光下挑着轿子辛苦攀爬的过程,她心里逐渐涌起一丝愧意。 到达山顶后,大妈被眼前绵延的群山美景震撼,茂盛的林地与朦胧的云层相映成趣,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她从轿子里起身,向两位轿夫连连道谢,随后先是支付了事先约定的220元。在轿夫准备离开之际,大妈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又掏出了50元递给对方。 这样的举动让轿夫们感到意外,但更让他们和周围游客吃惊的是她接下来的一番话。大妈坦然说道:“刚才和你们讨论价格是因为预算紧一点,但这一路看下来,我觉得你们的确太辛苦了。我体型算比较胖,本来我应该比别人多给一些辛苦钱,刚才少付了,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一定要加给你们。” 这番话令在场的众人纷纷动容。有游客笑着赞扬她:先抠门后大方,这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人一下从觉得小气转变为佩服。还有人调侃说:“这位大妈是真有格局,果然还是受过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懂得换位思考,做人厚道!” 此事很快被当时的游客拍下并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被大妈的举动触动,纷纷留言表达感想。 一部分人认为,大妈讨价还价的行为其实无可厚非,真实反映了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谨慎理财的常态,而她最终愿意主动多付小费,则更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反思精神和尊重劳动者的品质。一些人更是将这次事件称为经典案例,试图探讨劳动力价值的公平与敬意。 当然,也有少数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她一开始的议价过于苛刻,对体力劳动者的付出没有足够尊重。但即便有争论,更多的人还是认可了这位大妈在事件后半段展现出的涵养与大度,并相信她的行为传递了一种正能量。 这位大妈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对她个人而言,这次经历更多的是一次普通的旅行难忘插曲。日后,她继续保持着户外旅行的习惯,更加注意身体状况,不再因为逞强而轻易挑战自己难以承受的体力负荷。 在退休后逐渐注重生活平衡的同时,她也对人际关系和对弱势劳动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感悟。 这个故事最终以一种温馨的方式落下帷幕。景区抬轿的轿夫们依然忙碌,日复一日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人们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彼此尊重的重要性,而贵州那如画的山水,也因为这位大妈与轿夫们的故事再次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让我们学会了一些道理:理解别人的不易,善待别人,也是在为这个社会增添一点温暖。“有格局”不仅在这位大妈身上有所体现,其实,也寄希望从她的这一份善意,能够以一种榜样的方式持久影响更多人。
一位大妈在爬山时,因为太累决定让人抬上山,轿夫声称每人收费260元,可大妈却只愿
【83评论】【1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