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品味一下便可发现,原来招牌都是自己砸的。 农村塑料大棚刚诞生那阵,反季节蔬菜深受人们的青睐。三九寒天的时节,新鲜的黄瓜、豆角、茄子、辣椒应有尽有。价格也乐观,反季节嘛,当然要比应季蔬菜价格高。可是,有些菜农为了高产,为了菜的品相,农药、催熟剂、膨胀剂一齐上,一根黄瓜七两半,一个茄子整2斤;西红柿大的如碗口。吓得消费者疑惑了,胆怯了,这反季节菜还能放心吃吗? 于是,8分钱一斤的大黄瓜、一角钱一斤的西红柿卖不出去了,烂在摊位上,只能拉到垃圾站处理。 鸡、鸭、猪、羊等家畜家禽也是这样,白羽鸡45天就能出栏,高邮麻鸭38天就能长到5斤;至于约克夏猪、波尔山羊,据说有的农户都在饲料里掺足人用的避孕药,难怪催肥长膘这么快! 现在的富士苹果现在的砀山酥梨,还是老味道吗?非也!不仅味道比过去差一截,还不耐贮藏,说烂就烂! 这种自砸招牌的事细数起来,多了去了。 难怪大家都说:这人要是精明过了头,也不是什么好事!
农村家庭的绝望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