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金霞帔一对
这对金霞帔坠饰,看起来像水滴或杏树叶形,两片金片呈开放式设计并缀有雕刻纹饰。坠饰的两个部分彼此切合,被设计来盛装芳香物质,表面饰纹有相同主题——梅花枝叶蔓延,上面有只长尾巴的鸟正展开羽翼,侧缘则有珠形装饰,非常生动。
梅花在凛冬坚忍绽放的意象,是当时装饰艺术常用的元素。画眉鸟象征﹁寿﹂,两者合并为「眉寿」。这类缀饰出现在北宋(960-1126),但到南宋(1127-1279)后才成为风潮,装饰主题多元,包括龙、凤凰、花形卷叶纹和贵族人物,通常由扣环连接在皮带上。
由两片对象组成的坠饰很常见,但像这样装香氛的落霞帔,应是被用在一种绸巾——「霞帔」的底部装饰,这是高阶贵族女性的正式服装。霞帔由两条刺绣布料做成,披戴于颈间,从肩膀两侧垂挂在胸前直至膝盖,尾端前后以直线设计作结。由珍贵金属或玉制成的坠饰,固定在霞帔尖端适当的位置。在江西德安周氏墓中,出土一个仍连接于霞帔上的鎏银坠饰(1274);在福建省福州福仓山黄升墓中,也找到一个金坠饰(1247);在江苏古墓中,也有三件类似的南宋鎏银坠饰。霞帔用的坠饰在宋朝首度出现,一直到元朝(1279-1368)和明朝(1368-1644),都是代表社会地位不可或缺的象征。
尺寸:211.1x34.4 公分
来源:保利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