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天才王垠,放弃清华博士学位称浪费青春,考入美名校后再退学;拒绝谷歌、微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12 14:22:57

中国计算机天才王垠,放弃清华博士学位称浪费青春,考入美名校后再退学;拒绝谷歌、微软高薪,却最终被微软全球封杀。如今,他究竟怎么样了? 2001年秋天,四川少年王垠背着双肩包走进清华园时,计算机系迎新处的学长们早已听说过这个“数学怪才”。在成都七中读书期间,这个能徒手推导复杂算法的少年就展现出了惊人天赋。 2003年某次操作系统研讨会上,他当场指出某位教授论文中的逻辑漏洞,全场寂静三秒后爆发出热烈掌声——这个场景至今仍然挂在清华BBS的传说板块。2005年获得直博资格时,导师在教研室拍着他肩膀说:五年后你就是国内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之一。但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随着学术压力的增大,王垠对清华大学的学术环境产生了深刻的不满。他认为,在学术界,许多研究都过于注重论文的数量和形式,忽视了技术本身的深度和实用性。 2005年9月22日,他在水木清华BBS发表《清华梦的粉碎》,详细列举了博士期间的时间分配:每周60小时用于修改论文格式,真正研究技术的时间还不到10个小时。这篇文章在技术论坛单日点击突破十万次,清华教务处电话从此再没停过。 随后王垠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他离开了清华,决心去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实现学术理想的地方。 2006年,离开清华后,王垠凭借实力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但他再次感到失望。 他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陈旧,学术氛围过于功利,重点放在论文发表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上,忽视了对计算机科学真正的探索和创新。在短短两年内,王垠再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学。 随后又到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UB)计算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遇到了他认可的老师。既给了他知识,也给了他启发,让他觉得“我不再在乎任何牛校的博士学位甚至教授职位”,但也因为如此,所以他没有兴趣继续读博士了,转而再次退学。 退学后,王垠进入了谷歌实习。2012年,王垠结束了在Google的实习,发表了《王垠:我和Google的故事》,详细回顾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尽管Google为他提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机会,但他始终没有在这家公司扎根。 接着他入职了微软,但也随即又辞职。并发表文章批评微软,详细列举了从.NET框架设计缺陷到代码审查流程僵化的技术分析。这篇文章在Hacker News榜首挂了三天,微软公关部紧急召开跨时区会议。七天后,他收到法务部邮件:所有微软系公司永久禁止其入职。 后来他没再入职公司。而是坚持在个人网站分享对计算机技术的见解,虽然行事低调,但偶尔发表的文章仍能引起技术爱好者与业内人士关注。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

0 阅读:1052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9

用户17xxx79

5
2025-02-12 17:33

支持王垠,学术自由,不应该受到羁绊!

hehe

hehe

4
2025-02-12 17:26

佩服

再生英雄2004

再生英雄2004

2
2025-02-12 18:17

这种人格格不入,适合做流浪汉

地元历史档案

地元历史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