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身轰炸机可能快要首飞了!风洞模型已现身,尾翼是大亮点 近日,军事爱好者论坛

百哥看世界 2025-02-11 23:14:42

中国隐身轰炸机可能快要首飞了!风洞模型已现身,尾翼是大亮点 近日,军事爱好者论坛流传的一组风洞试验照片引发热议。照片中一架采用飞翼布局的飞机模型,其尾翼部位呈现出与美制B-2轰炸机截然不同的"锯齿状收口"设计,这被多位航空专家视为我国隐身战略轰炸机研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的重要信号。 从技术发展脉络来看,中国航空工业近十年已形成完整的隐身技术体系。2011年歼-20首飞时,其机腹菱形弹舱、镀金座舱盖等细节,印证了我国在雷达波束控制、射频隐身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此次曝光的模型采用整体无垂尾设计,但在飞翼后缘设置了多组锯齿形结构,这种创新或为解决飞翼布局飞机航向稳定性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既保持隐身性能,又避免传统垂尾带来的雷达反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的尺寸比例与现役轰-6K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数据推算,模型对应的实体机翼展约45米,超越俄罗斯图-160(翼展55.7米),但通过飞翼构型实现了更优的升力系数。这种尺寸设计既能保证8000公里以上的战略航程,又可借助内置弹舱搭载新型高超音速武器。 从装备研制规律分析,风洞测试通常处于工程样机制造前的重要节点。参考歼-20研发历程,2010年完成风洞测试后,次年即实现首飞。结合中航工业沈飞2022年公开的"新一代飞行器总装脉动生产线"招标信息,以及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近年扩建试飞跑道的动作,多位军事观察家预测,若进展顺利,我国隐身轰炸机有望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首次试飞。 这款被军迷称为"轰-20"的战略装备一旦问世,将显著提升我国"三位一体"核反击能力。其隐身突防特性可与东风-41洲际导弹形成互补,而大载弹量优势则能有效执行远程常规精确打击任务。正如国防大学李大光教授在《现代军事》撰文所述:"新型远程轰炸机的列装,不是对现有体系的简单补充,而是意味着中国空军正式迈入'战略空军'门槛。"

0 阅读:74
百哥看世界

百哥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