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27日,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访问中国,毛主席亲自会见了他。这次会晤不仅是毛主席与外国领导人最后一次的会面,也标志着毛主席正式停止接见外宾。会后,布托感动不已,表示:“我们讨论了中巴和平与两国人民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他在那样的情况下,仍关心巴基斯坦人民,真让我无以复加地感动。他是我最崇敬的人!”布托成了最后一位见到毛主席的外宾,而此后毛主席因健康问题再也没有会见过其他外国领导人。
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虚弱。会见布托后,毛主席的秘书急忙召来医生检查,幸好当时尽管毛主席极度疲惫,但身体状况仍算平稳。然而,仅两天后,云南发生了大地震,毛远新前来看望毛主席时,毛主席拖着虚弱的身体,依然关心云南人民的安危。他听完汇报后,几乎落泪:“发生这样的事,人民怎么办呢?”即便在如此病重的情况下,毛主席的心头依然惦记着人民的困境。
忧虑过度使得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6月初,毛主席再次病重,在医生的紧急救治下才脱离险境。不久后,毛主席得知朱德病危的消息,内心悲痛欲绝。他深感自己与朱德关系深厚,曾感慨:“朱毛难分难解,朱将不存,毛将焉附?”这些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毛主席显得更加苍老。
朱德去世的那天,毛主席独自沉默了许久,秘书想开口安慰,却被毛主席打断:“你放心,我不是怕死,只是有太多的放心不下。”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心系国家和人民,毫不担心自己的命运。秘书看着毛主席的背影,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样的伟人,在生命的末尾,依然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人着想。”
为了安慰毛主席,毛远新时常把国家的好消息告诉他:“主席,中国第一艘五吨重的远洋邮轮成功下水了!”“考古学家们在西沙群岛发现了大量文物资料,证明西沙群岛一直是中国的。”然而,毛主席已经极度虚弱,回应这些消息变得愈加困难,只是断断续续地说道:“西湖、东湖...是去不成了,想回韶山看看...”然而,这一愿望终究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