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女性择偶会认为“情绪价值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质来说一个观念:把自己放在客体位置,潜意识接受服务他人这个概念
而且会有这种意识的姑娘们普遍属于比较“普通”的群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外貌尚可(基本是中上水平)学历尚可(不算特别出众,但肯定不在底层)工作尚可(稳定,不太需要奋斗)
对于这个层面的女孩来说,基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不会太高,基本就是普普通通水平,也不太会精进个人能力层面的事情
因为她们从小被灌输的意识就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工作过得去就行”
可能她们不会太希望自己能够攀上多么高的高枝,但肯定也不会愿意“下嫁”,门当户对也不是她们的首选,她们更希望自己嫁个稍微比自己好些的对象
在这种需求之下,自己能比拼的是什么?就是情绪价值了
换句话说,仍然还是在雌竞,和其他姑娘们争夺男人这个压根不算资源的资源,认为可依附、可度过陪伴余生
对于这种认知的姑娘呢,不能说一定过不好,甚至有一部分会因为很会提供情绪价值而过得还不错,这肯定是事实
不过出于我的角度来说吧,也可能是咨询做得太多,见到把自己放在客体位置的女性太多,总是想让姑娘们更加拥有自己的主导权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信息是可利用的:情绪价值可以成为你的武器,但不可以成为你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