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奋战在碎石与泥泞之间的他们

金台资讯 2025-02-11 10:40:29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房屋被掩埋、人员受伤失联。

连日来,武警四川总队连续奋战抢险救援一线,任务部队官兵在布满碎石与泥泞的山间开展人员搜救、群众转移、物资搬运、警戒设卡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协助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来”连续奋战显担当

2月10日凌晨,金坪村细雨连绵,在武警四川总队宜宾支队筠连中队救援官兵休息帐篷中,列兵徐小峰卸下一天的疲惫,倚在班长李兴涛的肩上沉沉睡去。这个2004年出生的年轻战士,已经与战友们在救援一线奋战了28个小时。

“灾难面前,第一排脚印一定是中国军人留下的。”灾害发生后,作为属地部队的筠连中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中心。徐小峰作为队伍中唯一一名列兵,第一次参加抢险救援任务,尽管一路上听着中队长马金富的动员,他心里还是忍不住打鼓。

到达任务一线后,抢险救援联指针对山体滑坡冲击力大、覆盖范围广的实际,按照“武警官兵+地方民警+村组干部”的要求科学分组,救援分队采取无人机勘察、网格筛查和重点排查的方式,逐区域、逐点位进行搜索救援。徐小峰与班长李兴涛一起被划分到了搜救9组。

“当看到半个山都垮塌下来了,说不怕是谎话。”在灾害现场,耳旁不时传来轰隆隆的垮塌声,眼前是被山体掩盖的村子,一片泥泞中满是堆积的乱石和拔根而起的树木,这一幕幕冲击着徐小峰的内心。

搜救过程中,尽管班长和老兵们都对徐小峰照顾有加,但是因为不能使用大型机械作业,只能靠手扒肩扛实施救援,破碎的瓦砾、沉重的落石和寒风的侵扰让徐小峰吃够了苦头。他忍不住向班长李兴涛求助,“已经累得不行了,啥时候才能结束?”

“你歇会儿,让我来。”面对徐小峰的求助,李兴涛主动接过他手上的铁锹,一人承担起了2个人的工作量,并不时提醒着其他人注意安全,加快进度。徐小峰见状,一时不禁红了脸。

“作为一名武警战士,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怎么能够犹豫害怕?”看着低下头的徐小峰,李兴涛上前说道:“咱们常说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就算流血牺牲,也不能辜负战友的情谊、人民的期盼。”就这样,徐小峰与战友们始终铆在一线,手磨破了皮、汗水打湿衣背,从白天到黑夜,从一线搜救到转移群众,他再也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截至目前,救援官兵共搜索受灾区域5000余平方米,搬运救援物资200余件。

“跟我走”入户疏散传温暖

“嬢嬢,跟我走,现在这一片区域十分危险,等安全了再回来收拾。”在山体滑坡灾害现场500米左右的金坪村二组,四川总队宜宾支队筠连中队中队长马金富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上前对70余岁的孙阿姨进行劝离。此刻的他,泥巴糊满战靴和裤子,迷彩服上也都是不慎滑倒后留下的印记。

灾害发生后,马金富第一时间带领中队官兵抵达受灾现场,通过现场灾情研判,受连日阴雨影响,次生灾害隐患较大,搜救工作暂时无法展开。经请示后,救援官兵就地展开疏散群众工作。然而,受山体垮塌影响,原先山间的小道已被掩盖,松软湿滑的梯田上,马金富带领官兵深一脚、浅一脚地现场开路,将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

“你们就让我进去吧,是生是死都不要你们负责。”在走村入户途中,一名中年男子引起了马金富的注意。男子瘫坐在田埂上,望着山体滑坡区域放声大哭。马金富上前了解情况得知,该男子的父母和妻儿都被掩埋在山石下,生死未知。

“老乡,请你放心,有我们武警官兵在,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援,不放过一丁点儿机会,无论如何都会给你一个交代。”马金富坐在男子身旁,紧紧拥抱住他,像老朋友一样悉心安抚,并让战士为他端来热水和泡面。经过马金富和战友的劝慰,男子最终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集中安置点。

“灾区一线,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都需要谨慎对待。”整个疏散任务中,除了受灾的村民需要劝离以外,还有围观的群众需要及时疏散,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马金富与战友们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让10余名群众回到安全区域。一些此前言行过激的群众在冷静下来后,纷纷向官兵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

任务中,救援官兵共疏散群众230余人,安抚劝慰受灾者家属4人,真诚的态度、暖心的行为赢得了灾区群众的点赞。

“我先上”党员带头立标杆

“爸爸,生日快乐!我在灾区一切安全。”2月9日下午,在救援现场,宜宾支队组织干事杨超趁着赶路间隙向父亲说完生日祝福,便又带着救援官兵投入搜救工作中。

“人民群众有需要,我先上。”2月8日,正在筠连中队检查工作的杨超得知休假报告已签批,忙购买了回家的机票,准备陪父亲一起度过其60岁的生日。但驻地金坪村突发的山体垮塌灾害,让他当即打消了回家念头,跟随第一批救灾队伍赶赴灾区。在受灾现场,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杨超心里一紧,随即与中队主官一道,组织官兵就地展开救援工作,“党员骨干站到前排来,跟我上。”

“作为一名入党10年的党员,危难时刻肯定要站在最前面。”杨超说,“我们2天只睡了4个小时,但仍然觉得休息时间太多了。作为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此刻我只想为人民群众多尽一份力量。”

寒风冷雨的救援现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灾害发生以来,总队结合救援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等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表率作用,及时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队伍始终坚持先打头阵、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叫响“看我的、跟我上”,让党旗在救援一线高高飘扬。

救灾过程中,每个搜救小组还配属了专职安全员,在收到监测预警组预警信号或发现危险情况时及时预警,发出撤离信号,协助搜救小组安全撤离。作为一名“00后”党员,筠连中队中士冯宝顺就被选为搜救10组的安全员,他说:“安全员责任重大,一旦遇有情况,首先需要考虑战友和他人,所以安全员一般情况下都要选党员。”

“婆婆放心,有我在,一定把您安全转移出去。”2月8日下午,灾害发生不久,在金坪村山腰上,74岁的村民王中蓉牵着孙子一步一个趔趄地走着,远离塌方区域。作为安全员的冯宝顺发现后,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王中蓉身边,二话不说便将老人背到背上进行转移。沿着近70度的田坎一路摸索下山,泥巴不知不觉裹满了他的裤腿,他背上的王中蓉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嘴里不停念叨着:“共产党真好,武警官兵真好。”

“看着身边滚落的巨石,其实我自己心里也犯怵。”冯宝顺说,“但是军人和党员的身份给了我力量,这时候还不上,啥时候上呢?”(赵祖乐、洪福乐)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