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一排长在天安门附近巡逻,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烟头,他捡起来一看,立刻意识到,有特务要对开国大典搞破坏!
1949年的北京,秋风瑟瑟,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市。新中国即将诞生,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但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汹涌。
国民党残余势力如同幽灵般潜伏,伺机破坏这历史性的一刻,妄图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致命一击。各种情报显示,特务活动猖獗,针对开国大典的破坏计划层出不穷。
保卫开国大典,成为摆在党中央面前的头等大事。中央纵队等公安部门临危受命,肩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全城戒严,风声鹤唳,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悄然打响。
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一位便衣男子正警惕地巡视着。刘拴虎,中央纵队的排长,装成老百姓模样,混在人群中。他的眼神锐利,对任何可疑之处都不会忽略。
他经过多年战斗,对危险的感觉特别敏锐,他注意到地上有个小烟头。南方有“飞马”烟,但北京这边很少能买到。
刘拴虎立刻警觉起来,这极有可能是潜伏特务留下的痕迹。在延安时,他曾担任警卫员,对这种香烟并不陌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毛主席都抽过。这种香烟在北京出现,显然不是巧合。
几天后,一个头戴礼帽,形迹可疑的男子进入了刘拴虎的视线。这人有点藏着掖着,时不时低头在纸上胡乱画着什么。刘拴虎不动声色地靠近,发现他正在绘制天安门广场的路线图。事出反常必有妖,刘拴虎断定此人就是特务。他果断出手,将其制服。
这名男子名叫王以才,是国民党的特务。他受命绘制地图,为接下来的破坏活动做安排。王以才的计划是,在开国大典当天,趁毛主席车队经过时,引爆炸弹。
王以才的落网,只是开国大典前夕反特斗争的一个缩影。当时,各种破坏活动此起彼伏,敌特分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混入重要人士的住所,一个特务甚至伪装成菜贩子,企图趁机进行暗杀。但他紧张的神情和与身份不符的白嫩双手,最终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
警察在菜篮子里找到了炸弹,及时阻止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另一起事件中,一个已经被点燃的炸药包被及时发现,阻止了更大的破坏。
那些紧张刺激的事故,凸显了那时候打击特务活动的艰难与繁复。公安中央纵队和北平纠察总队严阵以待,层层设防,对各界重要人士进行全方位保护。
饭店内外,哨兵日夜巡逻,严密监控可疑人员。关键地点周围,全天候有便衣安保人员驻守,保障绝对安全。在天安门广场,巡逻队加强巡查力度,地毯式搜索可疑物品。
在公安部门的严密布控和不懈努力下,一个个潜伏的特务被揪出,各种破坏阴谋被粉碎。超过三千名特务和惯匪恶霸落网,为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扫清了障碍。刘拴虎和其他无数无名英雄,用他们的忠诚和奉献,守护着新中国的黎明。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毛主席隆重宣布我国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飘扬起来。
这一刻,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开国大典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新中国的诞生礼,也是对所有破坏分子的有力回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国大典前夕的反特斗争,已成为历史的回响。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和平真的很宝贵,我们得时刻提高警觉,保护好我们的国家安全。那些为了国家安全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或许鲜为人知,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