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回归,天津女篮越输越多!】 探营WCBA球队 在昨晚一场WCBA常规赛中,天津冠岚客场64-109惨败给了单外援的合肥文旅45分之多,遭遇29连败的同时,赛季继续保持一场不胜,如果再输3场,她们就会创造整个赛季全败的纪录。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天津女篮利用这个注册窗口期注册了缺阵至今的几个上赛季主力——韩紫琪、赵燕华、张建萍、刘素榕,没想到年后她们先是两负黑龙江,随后又45分差距输给合肥文旅,反而越输越多。
本赛季,天津女篮是唯一一支始终以全华班出战的球队,且在很长时间都以出生于2003-2004年的小将为主,其中5名球员是首次在WCBA注册。在进一步放开外援、可以“注册3人报名3人”的大背景下,她们每场比赛都输也并不让人意外了。一个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竟然存在一支以练兵为主的一场不胜的青年军,对WCBA品牌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更强。
天津女篮为何长时间不使用主力球员呢?原因很简单,“2025年有全运会,队里5个主力和3个轮换球员都被抽调走了,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其主教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透露。春节之前大半个赛季,主打的大都是2003年出生的小将,比如崔雨萱、朱禹溪、张格格、刘婉等等,都是全运会U22组的适龄球员,一个赛季下来,涨球不少,似乎也有为全运会U22组练兵之意,只不过其他8支球队成了她们的陪练。
总之,无论把主力调走,还是“小鬼当家”,都是服务于全运会这一终极目标,联赛完全成了牺牲品和“工具人”。就连注册窗口期这样的“善政”,也成为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传送门。但人家一支体育局背景的球队,全运会确实是“本”,弃联赛、保全运,也是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决定,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处在她们的位置,也未必能更顾全联赛大局。要怪就怪WCBA的职业化、市场化不够彻底,保留了太多不以联赛为导向的元素。
当然,如果WCBA分红够多、曝光够多、商业价值够高,让天津队不舍得“战略性放弃”,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这件事,表面上是天津队把联赛当儿戏,根子上是联赛本身魅力也不够,拴不住人家的心,因此,也就别怪人家心猿意马、东食西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