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蒋介石提出用叶挺交换被俘的国民党高官马法五,为了营救叶挺将军,刘伯承

文史记叙录 2025-02-09 23:04:07

1946年,蒋介石提出用叶挺交换被俘的国民党高官马法五,为了营救叶挺将军,刘伯承亲自带着马法五前去谈判,不想这是蒋介石的阴谋,他的真正目标就是刘伯承。   为什么说是针对刘伯承?其实这也算是一个偶然事件。   国民党换回马法五是真心实意的,只不过国民党方面没想到共产党这边会派刘伯承来担任谈判代表。   这对于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毕竟刘伯承的能力在共产党内部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影响力极大,要是能借机杀害刘伯承,等于是为接下来的全面大战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对于那些执行任务的国民党将领来说,这绝对也是一个立功的良机,谁能杀了刘伯承,注定以后前途无量,所以这一次任务国民党从上到下都做足了准备。   其实派刘伯承执行这次任务在共产党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但刘伯承却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对于刘伯承而言,能救出叶挺将军远比他面临的危险重要得多。   当然,刘伯承并不是毫无准备,他与国民党交手多年,深知国民党的行事风格,因此他在带着马法五前往谈判地点的时候,身边带着一支精锐部队,并且哨兵也早已派出。   刘伯承的行事原则就是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对敌人的情况也要事先摸清,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也正是他的这一习惯救了他。   在前往谈判地点的途中,刘伯承派出的探子前来报告,前面发现了国民党军队的行踪,这让刘伯承立刻起了疑心。   发现国军的地方离谈判地点相隔甚远,国民党军队不应该出现在他所在的位置,于是刘伯承当机立断,带着人就换了一条路。   其实刘伯承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原路返回的,这样也就不会有后面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事情发生了,只不过这个时候刘伯承依旧想着营救叶挺,所以他只是改道,依然选择前往谈判地点。   这次改道很及时,因为国民党在前面确实已经设下了埋伏,只要刘伯承路过,国民党军队就可以将刘伯承等人全部歼灭,事后说是山匪所为,共产党方面也无话可说!   只可惜刘伯承棋高一着,国民党的第一步计划落空了。   但国民党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刺杀刘伯承的任务,负责伏击的国民党军官得知刘伯承只是改道并没有原路返回后,竟然丧心病狂地带着兵追了上来!   就是这一次追击差点要了刘伯承的性命,一颗子弹从刘伯承的耳边掠过,哪怕刘伯承久经沙场,也是一阵心有余悸!   见国民党追兵来了,刘伯承只能是一边阻击一边带着马法五朝河边撤退,也幸亏河边有船,刘伯承等人上了船以后才躲过了国民党的这一次追杀。   得知刘伯承乘船跑了,国民党内部随即下令沿岸部队继续追击,一副不弄死刘伯承誓不罢休的架势。   当然,国民党也怕被抓住把柄,所以追击的国民党军队都没有穿军装,十足十的土匪打扮,而这也给了刘伯承光明正大反击国民党军队的理由。   见国军依旧穷追不舍,刘伯承也不打算再跑了,他在一处山谷当中设伏,当国民党的追兵进入山谷后,他果断下令还击。   国军追得太急了,而且也没想到刘伯承会反击,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追杀刘伯承的国军全军覆没,而刘伯承的危机也彻底解除。   马法五一路跟着刘伯承,亲眼见识了刘伯承的沉着冷静和指挥能力,他也知道为何在与刘伯承的交手当中会战败被俘了,可谓是输得心服口服。   刘伯承也没有为难他,如约并且准时地带着马法五来到了谈判的地方,这一次刘伯承近在眼前,可国民党方面却不敢拿刘伯承怎么样了,毕竟秘密刺杀和光明正大地刺杀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那个时候国共两党也处于停战阶段,国内百姓十分反感内战,要是国民党方面公然杀害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还是借着谈判的机会杀害,那引起的轰动恐怕蒋介石都压不住。   这也是为何国民党只能暗中下手的原因,只不过他们都低估了刘伯承的能力……

0 阅读:599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