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除夕夜,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可家里气氛比室外的寒风还冷。大伯哥对我老公说:“

慧慧谈故事 2025-02-09 19:35:54

那年除夕夜,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可家里气氛比室外的寒风还冷。大伯哥对我老公说:“老二啊,咱娘在我家白吃白喝都四五年了,也该轮到你了。今天吃完饭,你就把她领走吧。” 我老公当场就拍桌子:“大哥,你这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吗?娘给你家当牛做马这么多年,怎么就成了白吃白喝?你说这话对得起良心吗?” 大伯哥眼皮都没抬:“甭说这些,我就一句话,今天带走就行。”我转头看婆婆,她整个人愣在那里,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捏着筷子的手在微微发抖,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嘴唇抿了又抿,终究一句也没说出来。 公公去世那年,我和老公刚结婚四个月。婆婆才52岁,却坚决不在我们面前流一滴眼泪,只说:“没有你爸了,咱们更得好好过,他在地下知道咱没垮,一准儿也踏实。” 也不知她哪来的那么大毅力,天天早出晚归给人家做保姆,把挣来的钱一半给我们还房贷,一半给大伯哥,从不偏不倚。就这样,几年后,我们两家房贷都差不多还清了。大伙儿都说婆婆是“真厉害”,可我心疼地发现,婆婆鬓角的白发和额头上的皱纹,一天天地多起来。 等到婆婆58岁那年,大伯哥家添了个二胎。大嫂一查出怀孕,婆婆二话不说就辞了保姆工作,搬去大伯哥家做饭、洗衣、带孩子,一住就是四年。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大伯哥似乎觉得“用不着”婆婆了,这才有了除夕夜那番冷漠的话。 老公还想跟大伯哥理论,可大伯哥根本不想再多说一句,只甩出一句“把她带走”就结束了这场饭局。 就这样,婆婆跟着我们回家了。一路上,老人家拎着行李袋,眼神飘忽不定。我想跟她说话,她嘴唇蠕动几下,最后只挤出一句:“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开始的几天,婆婆总是一脸小心翼翼,似乎做什么都怕碍着我。听到我女儿叫她“奶奶”,她也不太敢答应,只是搓搓手,忙不迭地说:“哎,奶奶在,奶奶在!” 偶尔我起来倒水,碰到她独自坐在房门口,悄悄地红着眼眶。我凑过去,她立马用手背擦擦眼角:“我没事儿。就是……想起你爸了。” 其实我知道,她受的伤不是一天两天。公公走后,她逞强这么久,如今被大伯哥一句话戳在痛处,连最基本的尊重都给否定了,那种心酸没法用语言形容。 为了让她放下心里的疙瘩,我找了个晚上,做了几个她喜欢的家常菜。饭后,我倒了杯热水,坐她身边:“娘,房贷那会儿,多亏了您帮忙。您怎么会拖累我们呢?该咱们孝顺您的时候了。” 婆婆攥着手里的水杯,小声说:“我就是怕老了不中用了,让你们嫌弃。”说话时她的声音发着颤,眼眶又开始泛红。我轻轻拍着她的手:“娘,你放心。大哥不养,我和老二养。您在我们家,可不是外人,您是家里的‘主心骨’。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这话一出口,婆婆的眼泪才终于落了下来,但那泪水里多了几分安心。 自那以后,婆婆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她会在我女儿放学后跟她聊天,看她写作业,偶尔还给我烧点家乡味儿的面汤。 有时候,我逗她:“娘,您可要长命百岁,将来给我闺女带娃呢。”她笑得乐呵呵,说:“我也想试试,万一真能活到一百岁,看着曾孙子跑来跑去,可多好啊。” 如今,婆婆已经81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一家人齐聚时,她总爱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感激,也满是踏实。想起当初那句“白吃白喝”,我既替她心疼,也为我们能在她最需要时给她温暖而欣慰。 有人说,老人的心其实像孩子一样脆弱。你有没有想过,当父母最需要依靠时,我们的一个言行或一句话,可能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0 阅读:51
慧慧谈故事

慧慧谈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