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8年,唐朝名将秦琼已经卧病在床长达十二年。身为李世民的老战友,李世民竭力为他寻找名医,期望能够治愈他的疾病。每次,秦琼都感激不已,但当药水送到后,他总是悄悄将其倒掉。儿子秦怀道忍不住问:“父亲,您为何总是倒药?不想早日康复吗?”秦琼严肃地回答:“不想死,就闭嘴!” 秦琼的卧室依然保持着简朴的格局,窗外古木参天,房间内气氛静谧,时光仿佛凝固。尽管秦琼的面容因岁月消瘦,但那份曾经的英雄气概依旧未减。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曾是大唐的猛将,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当国家进入盛世,秦琼却选择了隐退,避免功高盖主,担心引起李世民的猜疑。 尽管秦琼病卧床榻,实际上他的身体并无大碍。每日,他依旧会按时起床,坐在床边,拿着药剂,仔细观察这些药液,然后在无人注意时悄悄将其倒掉。秦琼的沉默、孤寂似乎彰显了他内心的深沉与无奈。外人无法理解这位曾经叱诧风云的将军,为何甘心在这寂静的日子里度过晚年。 秦怀道偶尔会进入父亲的房间,陪他聊聊往事,整理床铺。秦琼则以一名长者的姿态,讲述自己过去的英雄事迹,教导儿子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将。然而,对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秦琼始终没有透露半分。尽管如此,秦琼的名声依然在外界流传,许多年轻武将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但他始终保持着距离,远离政治风头,安享晚年。 秦琼之所以选择隐退,既是对李世民深谋远虑的策略的默许,也是为了自己能过一个相对平静的晚年。他深知,自己的行为并非全然出于病痛,而是心底的一种自我赎罪和沉寂。李世民从未怀疑秦琼的忠诚,反而理解他选择隐退的原因——既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也是对老将军余生的保护。 秦琼的晚年虽然平静,却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忆。他回想起与李世民的共同战斗,回忆起那些硝烟弥漫的岁月和曾经的战友情谊。尽管他对于李世民的某些决定有所怀疑,但他对自己投身李氏的选择从未后悔,认为能够与一位明主并肩作战,是他一生的荣耀。 最终,秦琼以病弱为名,隐世独处,为自己选择了这样一条悠然的道路。这不仅是对李世民深思熟虑的策略的认同,也是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的一种深刻理解。
雍正生前一直觉得乾隆如果当皇帝可能镇不住人雍正给过乾隆评价,称乾隆是秉性仁慈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