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金剑
2025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期货行业激起千层浪。证监会依法对和合期货有限公司开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610万元,并吊销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严厉处罚,这无疑是对和合期货开出的“死刑判决”,彻底终结了其在期货市场的合法经营资格。
和合期货的违法违规行为堪称“劣迹斑斑”。在子公司管理上,其对和合资管的管理职责严重缺失,未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直接导致子公司爆发重大风险事件。这一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司内部的管理秩序,更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潜在威胁。
在信息披露方面,和合期货更是毫无底线。2020-2022年,在报送的多份定期报告中,刻意隐瞒部分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股权代持情况,新开立银行账户情况也未完整报送,关联方开户及交易事项同样未报告。这些重要信息的缺失与不实,严重干扰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判断,也让投资者无法获取真实准确的公司运营信息,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的公平与公正。显
回顾监管部门对和合期货的监管历程,从2023年9月派驻风险监控现场工作组,到2024年2月开始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限制股东权利等行政监管措施,再到4月立案稽查,11月实施接管,直至2025年2月最终吊销许可证,监管力度逐步升级,彰显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坚定态度。这一系列举措表明,监管部门对于期货行业的规范发展高度重视,任何试图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处。
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151家期货公司分布在29个辖区,全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净利润94.71亿元,行业整体运行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和合期货的“落马”显得格外刺眼。它的遭遇为整个期货行业敲响了警钟,合规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旦忽视合规,即便曾经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必将被市场淘汰。
和合期货被吊销许可证后,虽然客户资金目前安全完整,但后续存量业务的了结、公司的转型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对于整个期货行业而言,要从和合期货的案例中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制度,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期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