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一则老人深夜村口送别子女的视频触动人心,引发对中国式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深刻思考。春节,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却常以短暂相聚后的分离告终,让人喜泪参半,仿佛是一场甜蜜又苦涩的梦。
春节回家,充满了温馨瞬间。有人历经长途跋涉,跨越数百公里,只为与父母团聚,一解思念之苦。父母们翘首以盼,孩子到家时,那热切的拥抱、留着的饭菜、通明的灯火,都承载着无尽的爱。他们甚至将等待化作幸福,提前得知孩子归期,便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然而,相聚匆匆,分离却令人揪心。父母在孩子离开时,或着急准备食物,或悄悄塞钱表达关爱,或默默承受身体疼痛只为送孩子一程。他们的爱细腻入微,藏于生活点滴,即便年迈,为孩子遮风挡雨仍是本能。
这便引出了一个千古难题:儿女该多陪伴父母,还是专注工作养家?康辉的经历令人感慨,因工作错过与母亲的最后一面,留下无尽遗憾。正如毕淑敏所说,人们常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时间的残酷与亲情的珍贵。
中国式父母的爱,卑微而深沉,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而子女在追求生活的同时,也应珍视与父母相处的时光,莫待失去才追悔莫及,在陪伴与奋斗间寻得平衡,让亲情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