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位开国大将中,粟裕排名第一,徐海东排名第二,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不过,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周总理颁发大将命令状时,徐海东却排在倒数第二,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是根据当时的职务来排的。
首先,总参谋部是解放军四大总部之首,粟裕作为总参谋长,自然是要排在第一,这是没有疑问的。
接下来,就是国防部副部长,当时共有七位副部长,排名顺序是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其中,前面四位是大将,所以,在大将的排名中,也是按照的这个顺序,就是黄克诚第二,谭政第三,萧劲光第四,王树声第五。
再接下来,就是副总参谋长陈赓,排名第六。
然后,就是各大军种的领导人,公安部长罗瑞卿排名第七,装甲兵司令许光达排名第八。
最后,就是没有担任重要职务的徐海东和张云逸。
如果从革命资历和贡献来说,徐海东和张云逸都应该排在前面,但是,两人都因为身体原因,长期养病,没有担任具体的职务,所以,在排名上就吃了亏。
比如徐海东,在红军时期担任过红15军团军团长,抗战时期也是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可惜在1940年就病倒了,之后一直在养病,建国后也没有担任什么具体的职务。
还有张云逸,在十位大将中年龄最大,革命资历也最早,红军时期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也是新四军副军长,可惜在1952年因为身体不好,相继辞去了各个领导职务。
因此,在颁发大将命令状时,因为两人没有职务,就排在了最后两位。
当然,这个排名只体现了当时的职务高低,却没有体现出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不合理的,更为大家所接受的大将排名,还是徐海东排在第二的这个版本,还有张云逸,也不是最后一名,而是排在第七名。
灏哥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西北狼
红军时期王树声大将职务较高
咔咔
陈赓可是接了彭总抗美援朝总指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