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院士的成功为什么无法复制? 第一:淡泊名利。 为了中国核潜艇的事业,需要隐姓埋名30年,在这30年里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无论做出多大的努力,无论做出多大的牺牲,无论做出多大的贡献,都是默默无闻的,只要国家不公开资料,他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不会被周边的人所理解,也没有任何光环加身,永远都是那么普普通通,无论再大的功劳,也没有名利双收的时刻,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第二:无私奉献。 要知道,他所从事的事业是中国核潜艇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是绝对要保密的,而为了保密,那么只能够跟家人聚少离多,可能一辈子也见不了父母几面,一辈子也无法跟儿女共享天伦之乐,所有的青春和年华都贡献给了祖国,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黄旭华表示“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他内心深处对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对家人怀有深深的愧疚,在国与家之间,他选择了无私奉献,只是为了祖国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第三:研究型人才。 我们要知道中国的潜艇事业是从无到有的,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在那个什么都不具备的年代,想要从无到有的把核潜艇研究出来,需要的是强大的研究能力,从无到有的把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开创一条光明大道,这样的研究人才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困难的不是继承,困难的其实在于开创。 第四:学霸级人才。 想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必然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知识储备,拥有着别人没有的智慧和知识,同时对于自己的所有学习的资料都能够顺手拿来,永远的刻尽在自己的脑子里,只有这样拥有着庞大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为成功创造支撑,才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五:永垂不朽的精神传承。 中国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无数工作者,为国家事业默默贡献,而这种永垂不朽的传承由来已久,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的永垂不朽的精神传承,才铸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 比如说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他就是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中国,隐姓埋名投身于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工作,为中国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为中国第1颗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以及后续的核试验工作立下了不朽功勋。 他也曾在茫茫的戈壁滩默默奉献,为祖国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比如林俊德,扎根新疆马兰基地52年,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呕心沥血,哪怕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在病房中与死神争分夺秒,拼命的整理科研资料,只是为国家的核事业留下宝贵的财富。 正是这些不朽的精神传承,造就了一个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对这句颁奖词最生动的诠释,他的成功,的确无法复制。
黄旭华院士的成功为什么无法复制? 第一:淡泊名利。 为了中国核潜艇的事业,需要隐
胡车儿随心世界
2025-02-08 12:22:16
0
阅读:143
用户79xxx40
致敬黄老[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