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Avicii的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今天想聊聊心理问题。🌟
纪录片中,Avicii在职业巅峰期遭遇的心理困境令人揪心。短短六年,他完成了800多场演出,高强度巡演让他感到“被掏空”,甚至形容自己“杀死了自己”。💔 因焦虑,他依赖药物,在公众期待与内心真实间挣扎。他坦言,舞台上的“Avicii”只是面具,真实的自己逐渐被忽视。这种“狂欢后的空洞感”不仅是身体疲惫,更是深层次的心理失衡。他在日记中写道,住院期间反而是放松时刻,因为能摆脱外界压力。
其实,这种“狂欢后的空洞”不仅困扰着Avicii,也出现在电音观众中。尽管电子音乐活动能带来情绪提升和归属感,但部分观众在活动结束后却陷入情绪低谷,这就是“派对后抑郁”(Post-Party Depression)。其原因包括:
1️⃣ 生理因素:长时间熬夜、饮酒导致身体疲劳;
2️⃣ 心理因素:狂欢时的兴奋与日常生活的平淡形成强烈反差;
3️⃣ 社交孤独感:活动期间虽有社交互动,但缺乏长期稳定的关系。
无论是DJ还是观众,这种“空洞感”往往源于逃避现实与回归现实的冲突。DJ需扮演符合公众期待的角色,可能违背真实性格;观众则通过音乐节或派对暂时逃离日常压力,但活动结束后仍需面对现实。
👉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绪体验?欢迎分享你的感悟。💬
夜店蹦迪 心理健康 派对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