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戴呀,快来救我!他们把我卖了!”这句断断续续的话,从程玉凤口中一遍遍重复,像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07 19:14:44

“小戴呀,快来救我!他们把我卖了!”这句断断续续的话,从程玉凤口中一遍遍重复,像是被困在牢笼里的鸟,绝望地拍打着翅膀。   她的眼神空洞,曾经明媚的光彩早已被一层灰蒙蒙的雾遮盖,只剩下麻木和恐惧。她是谁?她经历了什么? (信息来源:2007-02-13光明日报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 时间回溯到1979年,中国大地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如同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   可对于程玉凤来说,春天还远未到来,她的世界仍旧被冰雪覆盖,寒冷刺骨。   那个年代,无数热血青年响应号召,离开城市,奔赴农村,成为“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挥洒汗水,燃烧青春。   戴建国就是其中一员,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当他踏上黎明村的土地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在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黎明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土地贫瘠,生活艰苦。   在这里,戴建国遇到了程玉凤。她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性格开朗活泼,像一朵盛开的山丹丹花,给这片荒凉的土地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两人在田间地头相遇,在劳动中相识,共同的经历和理想让他们彼此吸引,渐渐萌生了爱情的种子。   那时的爱情,纯真而热烈,像一株在贫瘠土地上顽强生长的幼苗,充满着生命力。   然而,命运的捉弄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戴建国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黎明村,这段刚刚萌芽的爱情戛然而止。   程玉凤的父母为了让她死心,将她许配给邻村的一个男人,这场婚姻,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噩梦的降临。   她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身心俱疲,精神也逐渐崩溃,最终变成了一个痴痴傻傻的人。   “心当随人,人勿随心”,这是戴建国的人生信条,多年后,他回到了黎明村,得知了程玉凤的遭遇,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痛苦。   他决定娶她为妻,不顾家人的反对,顶着世俗的压力,他只想给这个饱受苦难的女人一个温暖的家,一份真挚的爱。   新婚之夜,戴建国小心翼翼地靠近程玉凤,心疼地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明艳动人的姑娘,如今却眼神空洞,神情呆滞,他轻轻地解开她的衣扣,泪水模糊了双眼。   突然,程玉凤猛地挥出一拳,重重地打在他的脸上。   这一拳,打碎了戴建国所有的幻想,也打醒了程玉凤沉睡的记忆,那一刻,她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被抛弃、被伤害的夜晚,所有的痛苦和恐惧一齐涌上心头。   这一拳,也是命运的转折点,戴建国没有退缩,他用爱和包容,慢慢融化了程玉凤心中的坚冰,他悉心照料她,陪伴她,帮助她恢复记忆,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他知道,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他从未放弃,因为他相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1979年的春天,戴建国和程玉凤领了结婚证,那天,程玉凤奇迹般地恢复了片刻清醒,她紧紧地抱着戴建国,泪如雨下。   “小戴,我们结婚了……”她喃喃自语,眼神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这短暂的清醒,更加坚定了戴建国的决心,他要用一生去守护这个可怜的女人,给她一个完整的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戴建国一边照顾程玉凤,一边努力工作。   他从一名乡村教师,一步步成为记者、编导,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韧性,他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也为程玉凤的康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97年,戴建国带着程玉凤和儿子回到了上海,这是他阔别多年的故乡,也是他面临新的挑战的开始。   上海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与宁静的黎明村截然不同,程玉凤的病情反复发作,给戴建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经济上的拮据,儿子的教育问题,都让他焦头烂额,但他从未抱怨,始终乐观向上,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上海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充满了希望,儿子的学习成绩优异,最终考上了大学,成家立业。   戴建国的工作也逐渐稳定,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电视编导,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搬出了狭小的棚户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程玉凤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在戴建国的悉心照料下,她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还能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儿子的婚礼上,她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曾经是一个精神病人。   戴建国和程玉凤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戴建国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心当随人,人勿随心”的真谛,他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程玉凤,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一份真挚的爱。

0 阅读:8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