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衣锦还乡后是如何报恩的?几道命令空前绝后 朱元璋,一个从贫寒农家子弟崛起为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其人生历程堪称传奇。在建立大明王朝后,他诛杀开国功臣的行为备受争议。但他也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尤其是在他即将成为皇帝,衣锦还乡时,所颁发的那几道命令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在红巾军中崭露头角,此时有两人前来投靠,他们是刘大(后改名刘英)和曹秀。 当朱元璋得知他们的身世后,立刻将二人任命为贴身侍卫,并一直悉心呵护。原来,刘大是朱元璋儿时邻居刘继祖的儿子,而曹秀则是另一位恩人汪大娘的儿子。 在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刻,是刘继祖赠地让他得以安葬父母,是汪大娘卖尽家当助他出家为僧,逃得一死。这两份恩情,朱元璋铭记于心,因此在成为皇帝前,他特意带上刘大和曹秀,准备赐予他们世代的荣华。 朱元璋的念旧不仅体现在对个人的感激上,更体现在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上。元至正二十六年,随着元帝国的衰败,朱元璋即将开创自己的王朝。 当他得知老家濠州被收复的消息时,激动得泪如雨下,决定在登基称帝前回老家看一看。他带着刘大和曹秀,踏上了归乡之路。 回到老家濠州钟离,朱元璋发现这里已是一片破败,只剩下不到二十户人家。他走进那个破败但又温暖的老院子,沉默良久,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 乡亲们虽然都在探头探脑,但始终没人敢靠前。直到朱元璋主动认出了儿时的玩伴刘添儿,乡亲们才认出这位大官竟是当年的朱重八。当乡亲们得知朱重八即将登基称帝时,都谦卑地跪倒在地。 朱元璋先是将乡亲们扶起来,然后命令士兵给他们发放了粮食和银两。接着,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赏赐钟离村的每家每户20至30顷土地,并且10年之内不用缴纳任何钱粮赋税。 一夜之间,这些原本吃不饱饭的乡亲们,都变成了大地主。此外,他还要求他们不必亲自种地,只需将土地租给别人收取租子即可。 安排好乡亲们后,朱元璋又前往父母的坟墓。看着寒酸的坟墓,他决定重新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陵墓。这个决定却遭到了身边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朱元璋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与祖坟的风水分不开,如果执意起坟改葬可能会泄掉山川灵气。 听了大臣们的话后,朱元璋只好作罢,只是在现有坟墓的基础上扩大了封土堆面积。最后,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任命刘大和曹秀为守陵官,世世代代看守祖坟。 这个决定让刘大和曹秀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朱元璋的绝对信任以及世世代代的皇室照拂。 从大明王朝建立前开始颁布的这条命令一直持续到了大明王朝结束,刘大和曹秀也因为自己父母所做的一件善事享受到了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是如何报恩的?几道命令空前绝后 朱元璋,一个从贫寒农家子弟崛起为
趣史談过去
2025-02-07 18:21:37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