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9日,海军一干部因不满被撤职,愤怒之下炸毁了“广州号”驱逐舰,导致舰上133名海军官兵英勇牺牲。这一惨剧的背后,是赖三羊——一位福建籍的青年军官,因个人情感与事业冲突走上极端。 赖三羊从小对军旅生活充满憧憬,成年后顺利加入人民海军,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迅速获得军中认可,晋升为160号驱逐舰的水武长,成为正排级干部。随着职务的稳固,他开始考虑婚姻问题。起初,家人为他挑选了一位知书达理的乡村姑娘,但随着地位的提升,赖三羊对其文化水平产生不满,决定分手。女友坚决反对,甚至威胁举报,最终在情绪崩溃下自杀。这一事件迅速引起公安关注,赖三羊成为调查对象,并暂时被调离军队,等待调查结果。 1978年初秋,赖三羊悄然回到160号驱逐舰,并借其在舰员中的权威,轻松命令守卫交出弹药库钥匙,进入库房实施破坏。他的行为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舰员开始察觉异常。副舰长马育飞及时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采取行动,但为时已晚。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巨响,震撼了整个军港。160号驱逐舰爆炸,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周围的官兵与居民以为是外部袭击。混乱中,一名新兵跳海逃生,误以为是越南特工所为,进一步加剧了恐慌。 事发后,探照灯照射在严重受损的舰船上,舰首翘起,最终沉没。此次爆炸造成160号驱逐舰沉入海底,损失巨大,不仅133名官兵丧生,经济损失也高达11亿元人民币。事故发生时,舰上仅存深水炸弹,未运装新导弹,减少了潜在的更大损失。 此次事件对海军及其战略部署产生深远影响。160号驱逐舰原本被安排前往南海执行威慑任务,因管理疏漏,赖三羊得以实施破坏计划。总参谋部与海军联合调查后确认,赖三羊的个人报复行为是爆炸的直接原因,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为此,涉事领导被追究责任,一名副司令被迫提前离休,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因失职被撤职。 这起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海军的士气与战略,还暴露了军队内部管理的漏洞,成为中国军史上的一起震惊全军的悲剧。
1978年3月9日,海军一干部因不满被撤职,愤怒之下炸毁了“广州号”驱逐舰,导致
百年战争录
2025-02-07 18:16:01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