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第20训练基地的生活条件艰苦,但官兵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记得有一次,基地的食堂分发花生米时,由于数量有限,战士们只能分到寥寥几粒。正在排队的战士中,一位年轻的士兵泪流满面,抱怨炊事班的勺子“抖了又抖”,让他无法吃饱。李福泽少将正排在他后面,见状心生不忍,立即招来司务长,严肃地指示:“对战士不要抖勺。”他强调,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能让战士感到委屈。 李福泽少将对官兵的关心无微不至。作为代司令,他始终秉持着“爱兵如子”的理念,不仅关注战士的生活,还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们。一次,李副司令外出视察途中,看到一名战士背负重物,虽然当时有紧急公务,李副司令依旧让司机停车,亲自下车帮助战士卸下负担,并邀请他搭便车回基地。 李副司令的爱兵精神深深影响了基地,形成了优良的风气。在一次食堂经费紧张时,他提出要优先保障科研人员和战士的伙食。李副司令认为,科研人员因长时间伏案工作,战士则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都需要更多的营养。而作为领导干部的他,则主动降低自己的饮食标准,把更多的资源让给战士们。 在李副司令的关怀下,基地食堂始终保障了官兵的基本营养,无一人出现营养不良。这种关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在更多细微的行动里。在李副司令的影响下,基地官兵更加团结,形成了互相帮助、爱护彼此的良好风气。 李福泽少将的事迹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一贯的优良传统,关心每一位战士,体贴入微。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曾说:“一个不爱兵的将军,是打不了胜仗的。”李副司令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的关爱与责任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 如今,在和平建设的新时代,军队中的“爱兵如子”的传统依然延续。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关爱士兵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种精神,正是人民军队的底色和军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军官都应以李福泽少将为榜样,传承和发扬这种“爱兵如子”的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的强军兴军道路上继续传承下去。
上世纪60年代初,第20训练基地的生活条件艰苦,但官兵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
功标青史呀
2025-02-07 18:15:46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