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6月,江忠源在湘江蓑衣渡设伏,拦截北上太平军。这一战,清军斩获甚丰,太

诺诺说历史 2025-02-06 23:13:02

1852年6月,江忠源在湘江蓑衣渡设伏,拦截北上太平军。这一战,清军斩获甚丰,太平军南王冯云山被击杀,五百艘战船被毁,近一万兵卒战死。

如果不是东岸未设防,蓑衣渡大概率会是太平义军的终结之地。

江忠源的计划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蓑衣渡是太平军北上必经之地,水道狭窄水浅流急,不利船行但适合伐木打桩,拦截水路。另外,渡口两岸坡高林密,杂草丛生,适宜设伏和阻击。江忠源率手下2000楚勇埋伏于西岸,因自己兵力有限,他建议东岸由绿营分兵设伏,遗憾的是,没人把他的建议当回事,东岸最终未置一兵一卒。

这一战异常惨烈,太平军的战船在渡口遇阻,前面的退不回,后面的刹不住,数百艘战船互相碰撞,乱作一团。江忠源指挥西岸清军,用火炮猛轰战船聚结之处,战船燃烧,火焰四起。幸存的太平军登岸反扑,埋伏于西岸的楚勇居高临下,用排枪拦截,太平军一次次被击退。

激战持续两昼夜,见西岸突围无望,洪秀全指挥残部冒险登上东岸,令他吃惊的是,东岸竟无清军一兵一卒,太平残军自东岸逃之夭夭。

敌我交战,很多时候,战力只是一方面,协同配合更为关键。正所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蓑衣渡的缺憾让太平军残余之火迅速又起燎原之势,这火不烧则已,一烧竟又烧了整整十二年。

0 阅读:98
诺诺说历史

诺诺说历史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