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战场上,敌人依靠山洞优势,给我军带来不小的损失。然而,关键时刻,一位战士主动请缨:“让我们上吧!” 这位战士叫罗兴元,1977年入伍,由于他身体健硕,所以一进连队,就受到了连长的器重。 此外,罗兴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强,平时训练也很刻苦,于是很快便通过了考核,被升为喷火班的班长。 后来,随着越南战事的紧张,罗兴元的连队也接到了任务,借着坦克连的掩护,一起向前推进。 可是,在当时,我军对于步坦协同作战的经验还不足,所以一开始就掉了链子。由于坦克开的太快,没多久就把步兵落在了后边。 对于坦克,火力虽然很猛,很快就开始向越军阵地发射炮弹。但是,正当我方以为可以打掉对方的工事时,一队越军反坦克兵的突然出现,给我军带来了麻烦。 没多久,我方坦克连的火力就降低了一半,而后面的步兵则又被埋伏的越军给死死的牵制住。一时间没有办法,前面的坦克只好先撤回,然后再继续进攻。 在调整好之后,我方步兵紧跟着坦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而在这一次攻防兼顾的配合下,越军也被打的连连败退。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我军正常推进的时候,敌人的碉堡里突然跑出几个越南女民兵,竟合力炸毁了我方的一辆坦克。 在当时,我军曾下令,不许对越南的平民开枪。因此,面对此情形,战士们一时间不知所措。 紧接着,就在战士们犹豫时,上级突然传来了命令:“攻击我们的就是敌人,消灭她们。” 得到命令后,步兵和坦克继续向前推进。霎时间,枪炮不断,而越军前方的碉堡也被我军一个挨一个的端掉。 不过,前面的火力虽然拔掉了,但是溃逃的越军又借助山体的掩护,躲在了山洞里,继续喷着火舌。 由于山体是坚硬的石头,几发炮弹下来,只是在山口处留下了几个浅坑,并没有对越军造成多大的影响。 没办法,这个时候就得靠步兵上了。为此,连长组成了临时突击队,但面对敌人的交叉火力,我军频频进攻,但都接近不了洞口。 一时间,战事陷入困局,也给我军带来了一定损失。可就在这危急关头,喷火班班长罗兴元主动请缨:“连长,让我们上吧!我们的火枪,适合进攻。” 很快,罗兴元和他的战友王录坤,借助连队的掩护,慢慢的接近洞口。紧接着,他们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进攻位置。 山口虽然不大,但罗兴元凭借着经验,还是架好了火枪,对准洞口就扣动了扳机。 片刻,山洞内传来了一阵阵惨叫,枪声也停了下来。而此时的战友们早已急不可耐,很快就消灭了洞中之敌。 怎料,虽然此时拔掉了几个火力点,但山体的不远处还有几个越军的暗堡,正向我军疯狂地扫射。 只是,这几个地方是在山壁上,距离地面有8米多高,而这个地方不论是迫击炮还是其爆破筒,都够不到敌人。 于是,罗兴元带着战友,又向下一个火力点靠去。 他们站在石岩上,尽量的靠近洞口,但此时的他们才发现,由于发射架角度不够,喷不了那么高。 就在他们犯难之时,突然又有两名战友牺牲,而此时的王录坤则坚定地说道:“班长,把火枪驾到我肩膀上。” 就这样,王录坤以身体做架子,而罗兴元则负责瞄准进攻。 由于枪口向上,喷火的同时,也难免会有火油滴下,滴在他们身上。 尽管如此,但为了保护一边的战友,两人还是顶着皮肤的灼烧感,义无反顾地向敌人喷发火舌。 经此一战,他们一共拿下敌人的9处暗堡,歼敌120余人。而罗兴元也一战成名,被授予“英雄喷火手”的称号,没多久又被提拔为副连长。 当然,荣誉的背后,也是无情的伤痛。由于烧伤太过严重,罗兴元也落下了7级伤残。 罗兴元,危急关头主动请缨,拔掉了敌人的暗堡,保护了战友,也使得战事取得了进展。他和战友王录坤不顾火油的炙热,仍然顽强克敌。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向他们致敬!
1943年除夕夜,一支八路军部队被日军追着跑了一天一夜,又累又饿之时,恰巧发现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