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关于 “人分为几种” 的问题,答案正悄然改写。曾简单以性别区分,如今却被算法割裂为 “算法这边的人” 与 “算法那边的人”,彼此鄙夷、相互嘲笑。
以上海博物馆获奖为例,其因古埃及文明展斩获南周文化原创榜展出类大奖,该展览吸引 160 多万人购票观展,打破纽约大都会图坦卡蒙展的纪录。然而,另一部分人却在算法引导下,坚信古埃及文明乃至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皆为伪造,对如此盛大的展览毫不知情。 旅游方面,去哪儿数据显示赴日游火爆,阔佬们趁日元贬值前往北海道滑雪尝鲜。但另一边,有人却嘲笑他们吃辐射海鲜,认为这些人不刷视频看新闻。
特朗普发行 meme 币割韭菜,市值一度高达 260 亿美元,部分炒家赚得盆满钵满。可与此同时,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坚称这是谣言,呼吁官媒抓人。
在传媒发达、人人有手机的当下,这些本应易于辨明的事实,却因算法产生巨大认知差异。不同人群眼中的世界天差地别,如同金庸笔下因信息不通而产生的认知隔阂。如今,共识愈发稀缺,除了对豆瓣用户聪明、小红书用户有钱、算法对面人搞笑的调侃外,似乎再难达成一致。算法这道无形的墙,让人们如参商二星,难以相见,只能隔空互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