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开会时,蒋介石提出让毛主席担任省长。毛主席平静地问道:“委员长要我担任哪个省的省长?”蒋介石回答:“新疆。”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这么多年了,看来委员长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啊。”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改常态连发三篇电报,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去跟他“聊一聊”。 这次见面聊的是国家大事,决定了中国的前程和命运。 但老蒋打的可不是和谈的主意,恰恰相反,他要证明共产党人都是“胆小鬼”。 只要毛主席不肯跟他谈判,他就有充分的理由消除共产党,从而建立起国民党执政的国家。 只不过老蒋算盘打得‘响亮",却算不到毛主席的格局够大。 为了祖国的和平大业,哪怕重庆是龙潭虎穴,毛主席也要闯一闯,因而他欣然赶往重庆。 此举显然出乎老蒋的意料,因此他见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高呼了三遍“毛主席万岁”。 这句话将毛主席高高架起,毛主席却坦然的在演讲中强调“和为贵”,喊出“新中国万岁”。 短短五个字拆掉了蒋介石的台子,让他不得不直面和谈的问题。 但他也不是毫无准备,至少这次他的心胸开阔了,准备给毛主席一个省长当当。 言下之意很直白,国共两党不是共同进步的关系,而是从属关系。 共产党想在中国谋个一席之地,必须向蒋介石低头。 而且共产党人意志坚强,最适合驻守边疆,替国人守卫中华的辽阔疆域。 不过蒋介石显然没看清局势,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党派,发展到抗战后期已经势不可挡。 尽管军队规模比不上国民党,但共产党深得人民的拥护,已经不是国民党能轻易撼动的力量。 毛主席也不是空手而来,他拿出了共产党准备的和谈方案,要求国共两党能在平等基础上对话。 对于蒋介石提出的“新疆省长”,毛主席只是笑了笑,转而要求陕西、山西等省份由中国组织,天津等核心城市副市长也要让中共党员来担任。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在抗战的8年里共产党人殊死拼搏,在后方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将日本人赶出去这件事上,共产党的功劳不比国民党小,反而蒋介石的“消极抗日”,一度酿成山河沦陷的苦果。 对于关注中国变化的美苏双方而言,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执政也是乐见其成的事情,只是老蒋不愿意。 他围追堵截共产党那么多年,怎么甘心跟共产党平起平坐?但最后考虑到多方意见,蒋介石也只能签下《双十协定》。 在将毛主席送走的那天,蒋介石来回考虑了很久,他很担心如果将毛主席放走,日后自己可能后悔。 因而在当晚的日记里,他安慰性的写下一句话“我料定毛这个人干不了大事”,未曾想风水轮流转,最后失败的竟是自己。 在人生最后的十来年里,蒋介石反复在日记里反省打败仗的原因,听着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遗憾不已。 但在国共两党这件事上,毛主席的心态开阔且长远,他始终认为和平发展才是关键。 因此无论是重庆谈判,还是两岸和平统一,毛主席都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 在商议台湾回归的大事上,毛主席诚恳的提出,可以让老蒋继续当台湾省长。 这不是对蒋介石的口头报复,而是衷心希望合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此时蒋介石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思乡之情远胜于较劲,也终于想通要跟共产党合作。 但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没能活着回到大陆,跟毛主席的重庆一别,也成了两个人的诀别。 参考资料: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为什么放走了毛泽东,人民网
1950年,毛主席正在拆阅群众来信。其中一封信来自无锡,署名为“吴启瑞”,毛泽东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