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古楼内窥真容 再至阅古楼,并没赶上二楼开放。 2019年8月来此,留下当时

乐乐旅途点滴 2025-02-04 21:57:40

阅古楼内窥真容 再至阅古楼,并没赶上二楼开放。 2019年8月来此,留下当时些许旧影。 千载难逢的机会能无遮挡近距离观赏,绝无仅有。 今日之展柜已经进行了全新的升级,焕然一新,不复昔日旧观。(图片乃当日无遮挡旧照) ​阅古楼位于北海白塔山西麓,左傍琳光殿,右近分凉阁,与太液池对岸的震旦香林遥遥相望,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楼内墙壁上,镶嵌着《三希堂法帖》等石刻495方。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书法集成刻石,全称为《三希堂石渠宝笈法贴》。 该法帖共收集了我国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340件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总计约十万字左右。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称为“双绝”。 阅古楼呈半圆形,左右环抱,上下两层,依山而建,造型别致。装修素朴,窗扉严密,楼体前圆后方,中间为纵深的天井。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问世后,曾有不同的拓本,除乾隆时期的初拓本外,后又有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时期的各种拓本。 到了民国以后,拓本繁杂,良莠不齐,刻石也受到不少损伤。过去拓本中以乾隆初拓本为最好,拓工精细,字口严整,墨黑如漆,光亮可鉴。 乾隆曾御制阅古楼诗曰: 宝笈三希卒法珍, 好公天下寿贞珉, 楼正四面开屏幛, 神聚千秋作主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