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公平那可是社会交往的根本,啥不合理的习俗都不能拿来当侵犯别人权益的借口!” 一位年轻宝妈抱着满月的婴儿去理发,理完给了理发师 100 块钱,可理发却没有找钱!宝妈一脸纳闷,问理发师:“我给你 100 块钱,你为什么不找钱?”理发师却理直气壮地说:“找什么钱?我们这边的习俗就是给婴儿理发不找钱!” 咱先说说法律条文这一块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公平原则还有等价有偿原则,消费者接受了服务之后给了钱,商家就得按照说好的价格提供服务,还得把该找的钱找给人家。在这档子事儿里,如果宝妈跟理发师事先没说好“不找钱”是因为有这习俗,那理发师不找钱这事儿就侵犯了宝妈作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咱再仔细瞅瞅这事儿的细节。这位年轻宝妈呀,满心欢喜又小心翼翼地抱着刚满月的小宝贝走进了理发店。一路上,宝妈心里头琢磨着,得给宝宝理个漂漂亮亮的发型,把宝贝打扮得更加可爱。 等理发完了,宝妈按照平常的想法,掏出 100 块递给理发师,然后就在那儿等着找零钱呢。哪知道,理发师一点找钱的动静都没有,宝妈当时就懵了,心里那叫一个困惑。 从个人角度来分析分析,宝妈的想法没啥毛病。她作为消费者,花了钱,当然有权得到该有的服务,也有权要回该找的钱。她对理发师不找钱觉得奇怪,那是因为她一直都按照正常的消费规矩来办事。 再说说这理发师,他拿所谓的当地习俗当理由,不给宝妈找钱,这做法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就算真有这么个习俗,那也不能违反法律原则,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呀。要是这习俗没多少人知道,没被大家认可,尤其是在理发前没跟宝妈说清楚,那就不能硬让宝妈接受。 要是这种拿习俗当借口不找钱的事儿被大家都觉得行得通,那可不得了。其他商家说不定也跟着学,弄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习俗来坑消费者,这市场交易不就乱套了嘛。消费者以后买东西、消费的时候都得提心吊胆的,对商家也没了信任,正常的消费都得受影响。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碰上那些所谓的习俗,咱得动动脑子,好好想想。合法、合理、公平的习俗,咱可以尊重,可以接着传下去。可要是那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就得赶紧扔一边儿去,不能惯着。 反正啊,这事儿不只是一次理发找不找钱的小麻烦,它反映出来的是在消费的时候,怎么把习俗和法律、公平和权益给平衡好。希望通过讨论和解决这样的事儿,能让消费市场更规范、更有秩序,把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都保护好。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此刻遇到的法律问题
“尊重与公平那可是社会交往的根本,啥不合理的习俗都不能拿来当侵犯别人权益的借口!
方妍明月说
2025-02-04 15:57:43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