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场,1战士不幸中弹,栽倒在坑。此时,坑外有4名越军正向他靠近。

文史记叙录 2025-02-03 23:15:11

1984年,老山战场,1战士不幸中弹,栽倒在坑。此时,坑外有4名越军正向他靠近。不料,他一拉枪却发现:没子弹了 这位战士叫刘家富,1964年出生于云南省永善县,后来于1983年入伍。 1984年,老山战役打响,刘家富所在的连队被派到了松毛岭,坚守142高地。 142高地,这个山顶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地方,是146高地的门户,最前沿距离敌阵地还不足200米,战略位置十分险要。 因此,环顾142高地周围,浓雾弥漫,先前的战斗,早已将山顶烧的光秃秃的。 由于刘家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于是排长李海欣特别照顾他,将他安排在了北侧稍偏一点的阵地上。 不过,在刘家富心中,既然和战友们在一起战斗,那就要同生共死,战斗到最后一刻。 7月12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敌人就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兵分三路摸了上来。 看来,敌人这次来势汹汹,是势在必得,要夺回142高地。但对于我军,用力回应的只有:势必守住142阵地。 随着观察员一声低呼,15名战士各就各位,怒视着前方。 刘家富把枪托顶在肩膀上,1个、3个、10个……随着敌人慢慢靠近,模糊的影子也越来越清晰。 直到距离10步远时,李海欣突然喊道:“同志们,打” 刹那间,战士们纷纷扣动扳机,甩出手榴弹,一股脑的扔给敌人。 巨大的攻势,压得敌人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丢下尸体,仓皇而逃。 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李海欣心里清楚,敌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次日,敌人加大了兵力,竟出动了400人,看来是准备和我们打一场硬仗。 “好啊,既然是想包围我们,那就让你们尝尝大炮的滋味”李海欣默念道。 接着,他就拿去话报机,联络上级,报告了具体的位置,呼叫炮火支援。 谁知,电话刚落才半分钟,后方的炮弹就如雨点般的打在了我前沿阵地。 敌人一看自己损失惨重,于是也呼叫了炮火掩护。也正是如此,李海欣赶紧吩咐下去,化整为零,两人一组,分头阻击敌人。 在枪声和炮火的交织下,战斗打的异常惨烈,堑壕几乎要被炸平,身边的战士一个挨着一个倒下。 15比400,这种令人心惊的比例,只要阵地有一处被击溃,就会被敌人抢占了先机。 当然,毕竟力量悬殊,即使战士们顽强抵抗,还是被敌人给撕开了口子。 两名战士不幸中弹倒地,排长李海欣看到,顿时吓坏了,于是赶紧迂回过去堵上,哒哒哒哒一梭下去,就干掉了7/8个敌人。 谁知,就当大家以为暂时稳定时,一颗子弹,突然朝排长飞去。 战友杨国跃看到排长中弹,立刻跑到排长跟前,为他包扎。 李海欣喘着粗气,说道:“不用了,别管我,这里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守住阵地” 接着,李海欣艰难的站起身,一个趔趄翻滚到定点地雷旁,趁敌人涌上来时,触发了引信,壮烈牺牲。 刘家富看着眼前这一幕,却改变不了什么。他眼瞪得通红,也只能将悲痛化为力量:“我跟你们拼了。” 下一秒,就在战士们顽强反击时,刘家富的腿也被子弹击中,一个没站稳便栽倒在坑,但他来不及疼痛,赶紧起身,继续进攻。 然而,当他刚一露头,发现坑外还有4名越军,正在向他靠近,看来是想抓活的。 刘家富背靠着战壕,闭上眼深呼吸一口气,准备等敌人放近了再打,可当他拉动枪时突然发现:糟了,没子弹了。 这时,外面的敌人正一步一步靠近,危险一触即发。 排长牺牲前说过“一定要守住阵地”,刘家富心中牢牢记着,万般无奈之下,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随手掏出了身上的手榴弹,将其绑在一块,之后扶着战壕,缓缓的站了起来。 刘家富的出现,敌人开心极了,连忙又招呼了3/4个人,疯狂朝刘家富扑去,准备抓活的。 随后,刘家富眼看时机成熟,便毫不犹豫的拉了弦。 虽然有的战士离开了,但战斗还在继续,直至最后的一兵一卒。随着暮色降临,10余小时的战斗,等增援部队赶上时,战士们才得以喘息。 一番激战过后,阵地上的那面旗还是鲜艳的红色,只是遗憾的是,我军有5名战士英勇牺牲,负伤的有9人。 战后,上级鉴于刘家富的英勇表现,追记他“一等功”,并把他们所在的连队授予“老山十五勇士连”。 刘家富的及14位勇士的壮举,如同一曲英雄的赞歌,也是对和平的深刻呼唤。 如今的盛世,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之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让我们在缅怀中铭记,在前行的路上,用行动来回报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向英雄致敬!

0 阅读:253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