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持续购买俄米-17直升机?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性价比高,太便宜了,这么多年下来生产成本降到极致了,以至于你仿制的成本价都会比购买价高。同时可靠性上也经过考验。国内产能还是存在缺口这种量大管饱也有操作经验的直升机的确有需求。可能米171还得在我军用老长一段时间,以后再继续进口也没准。直20,直18虽好,但是也是西方那个路子,贵啊。171对于陆军维持直升机规模有很大的作用。
mi171与mi17。咋说那,价格便宜,结实耐操!量大管饱,结构简单。飞机维护成本低,维护成熟!机械可靠性高!升级潜力比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我觉得,mi17/171就类似汽车里面的皮卡类型。干粗活没毛病!属于骡子,干粗活的一款定位。
米171之所以不防治是因为整体技术落后,而且和国内直升机系统不兼容,从技术上没有仿制价值。而不仿制还要大量购买是因为便宜好用,国内已经有的驾驶员和维修保养系统可以利用起来。同时也要保持中俄贸易的平衡,给俄罗斯直升机工业支持。
中国直升机技术一直存在发动机短板,直8及其改进型生产困难,几十年来产量效率极低,同时价格高昂,无法满足军队需求,可预见的未来10年依然无法突破。而该级别直升机需求量巨大,大量寿命到期的该级别直升机需要退役更换,米171是中国唯一能稳定大量获得的满足要求的。与价格高低有关系,但非决定性的原因。
因为米171就适合干运输的活,速度不快,但量大且便宜,米171有多便宜了,本国就有仿制米171的项目,但发现仿制的比进口还贵,就决定不仿制了,全部进口。这可是不多的特例,主要是米171技术落后,升级潜力不大,还不如直8。直20不参加,也是不对的,直20也参加救灾,但数量不多,且多安排在西边,因直20可以上高原,还可以上舰(海军版),数量在内地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