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为何成了非卖品?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并非不愿出售,而是因为在我们引进苏-

萱萱聊国际 2025-02-03 16:39:48

歼-16为何成了非卖品?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并非不愿出售,而是因为在我们引进苏-27生产线时,与俄罗斯达成了协议,承诺不会将其外售。根据协议,我们最初的生产目标是200架,然而在完成这一数量后,生产并未停止。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尽管我们未能按协议外售,但这也是我们与俄罗斯的承诺,考虑到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确实,最初的协议是授权生产200架。生产到一半时,我们发现苏-27的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希望不再按照俄罗斯提供的原始组件进行生产,而是采用国产材料与电子设备进行组装。经过与俄罗斯重新谈判,双方达成一致:以俄罗斯提供动力系统为主,我方可以自主组装苏-27系列并进行深度改进。修改后的协议明确了技术共享的要求,并且规定了不能出口的条件。最终,俄罗斯同意了这一方案,也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果全球军售不考虑国际关系,仅仅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那么歼-16的市场需求必然会非常广泛,甚至可能会吸引英国皇家空军和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订单。歼-16不仅适合大国使用,对于周边岛国,尤其是面对大陆的国家而言,其长距离截击能力、超长留空时间和超远程BVR作战能力是保护领空的关键。 歼-16配备了全球最顶尖的航电系统,若按人情价计算,其价格也应当接近苏-57的1.5倍。尽管苏-57是第五代战机,但考虑到诸多因素,歼-16更适合在现阶段进行生产和部署。实际上,考虑到我们的军事需求,目前的出口战略并不把其作为首选。未来,中型第五代战机如FC-31更有可能成为军售的主力。 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与俄罗斯的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出口选择。而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重型三代机尚处于短缺状态,我们的生产能力已经紧张,难以腾出更多产能进行出口。尤其是对于先进武器装备,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短期利益而冒险降低自身的战略地位。自我们引进苏-27生产线并进行了自主改进后,原本由俄罗斯掌控的中系侧卫系列已经无法进行出口,这是大国军贸中的潜规则,除非我们愿意与俄罗斯发生冲突。至今为止,我们并未出口一架中系侧卫战机,而这一系列的改进生产从未向俄罗斯支付专利费,如果此时再与俄罗斯竞争市场,无疑是对其利益的挑战,而俄罗斯自然难以容忍。

0 阅读:34
萱萱聊国际

萱萱聊国际

爱国之心, 永挚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