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六七十年代,你有过猪肉当饭吃的快感吗?可能大多数人会说:不可能。
但有人会说:吃肉不稀奇。
这就要看你所在的生活环境和懒与勤了。吃肉并不难,难的是囊中羞涩;猪肉不是奢侈品,奢侈的是人民币。有了钱,何愁没肉吃?
可能又有人说了,计划经济时代,买肉要肉票,有钱也买不到。
◆六七十年代,猪肉都是凭票供应的吗?
事实上,在六七十年代的20年间,有12年是不需要肉票的。1964年6月起,取消肉票,敞开供应。1976年初,猪肉货源又趋紧张,库存比上年同期减少50%。从当年7月16日起再度实行猪肉按人定量,凭证供应的办法。
当时的肉票
也就是六七十年代,有大部分年代买肉并不难,你要是口袋里有钱,猪肉完全可以当饭吃。
◆六七十年代,每人每月仅供应二两猪肉吗?
即使在猪肉凭票供应的年代,每个月吃一两次猪肉也是可能的。有人说那时一人一个月只有二两肉票,要积存下来留着过春节的。那是误传,是否定人民公社的人制造出来的谣言。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肉票发放的情况。以边远贫困的贵州山区为例:六十年代,铁路筑路员工每人每月限购猪肉一斤半,厂矿企业职工及家属每人每月一斤;所有职工及家属每人每月限购六两五。元旦、春节等节日,普通职工家庭每人增加一点五公斤(注意:是公斤)。
从这组数据来看,猪肉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紧张。不少贫困家庭肉票烂在箱底,有钱人从他们手中购买黑市肉票,这就是吃肉人与吃不上肉的人的区别。
◆政府曾鼓励老百姓吃猪肉吗?
七十岁的老人可能会记得,六十年代有一个名词叫“爱国肉”,吃肉就是爱国,你买得越多越爱国。
60年代中期。在那个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购买猪肉,因此得名为“爱国肉”。
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经济复苏,各地生猪存栏量迅速增加,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出口苏联的猪肉受阻。到1963年,国内出现了“肉多为患”,猪肉“泛滥成灾”的现状,中央政府开始鼓励老百姓吃猪肉。把吃肉提升到爱国的高度,动员市民多买肉,多吃肉,减轻国家负担,当时困难户还可以赊账。
吃猪肉就是爱国,前所未有吧?
六十年代动员吃爱国肉
◆没有肉票,可以吃到猪肉吗?
没有肉票,可以吃到猪肉吗?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在肉食供应紧张的年代,仅仅是猪肉需要肉票,其它猪副产品是不需要的。诸如:猪头、心肚肠、猪油、猪爪,这些都是不要肉票的。这些东西春节期间是紧张的,平时还是能买到的,且价格足够便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还会降价销售。
在猪肉0.74元一斤的年代,肉滚滚的猪头仅卖0.22元一斤,那时槽头肉是连在猪头上卖的,一只猪头都有十多斤,也就是三块钱就能拎一只回家,炖上一大锅,一家人美美地吃一顿。至于现在受宠的猪爪,因其骨多肉少,不受市民的欢迎,价格还没有猪头贵。
以我们生产队为例,七十年代中期就有队办厂,有柳编厂、育珠场、种猪场、农具厂,还有集体养猪场、栽桑养蚕组、箩担队,在其他地区,一个劳动力四毛的情况下,我们这里已高达八毛,效益好的年份高达一块二毛。
一个三个劳动力的家庭,一天的收入足够拎一只大猪头回家了。看来,吃肉并非难事,难的是用什么来买。
◆别再夸张一年吃不到一次猪肉了,那是别有用心的恶作剧
近几年,网络上有两派,一是怀旧派,怀念人民公社时期的民风纯朴,干群合心;一是否定派,否定人民公社的成绩。否定派常常用“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猪肉”来误导下一代,让下一代仇恨那个年代。
否定派常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那个年代“吃不饱”、“孩子饿得嗷嗷叫”、“一年不知肉味”、“那个年代的孩子骨瘦如柴”……其实,并没有你们夸大其词中的糟糕。
七十年代,孩子们都骨瘦如柴吗没?
就拿过年来说,家家户户杀年猪,那时一头猪都三百多斤,能杀到二百多斤猪肉,除了除夕夜煮上一大锅,美美地吃上一顿,剩下的都腌成了咸肉,挂在屋檐下晾晒,成了那个时代“美丽的风景线”。
二百多斤猪肉,一个月平均十多斤,你还说吃不上猪肉吗?除非你这个家庭成员都好吃懒做。
综上所述,六七十年代吃猪肉并不是十分的难,难的是像我二叔一样的懒人(《懒人二叔》见前文)。勤劳人吃肉喝汤,懒惰人喝水吃糠。
《懒人二叔》一文插图
链接:
https://m.toutiao.com/is/iFttQ4H5/ - 二叔很懒,生产队时穷,分田到户后吃不饱,摸寡妇门被打过 -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