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冠脉造影心怀恐惧,冠脉造影,伤害到底有多大?医生科普 家人们,今天必须来好好聊聊冠脉造影这个事儿。很多人一听到它,心里就直发怵,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误解呢?咱从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说起。 凌晨三点,医院急诊室被惨白的灯光笼罩,安静得只能听到仪器发出的滴答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老张被担架车推进来,他双手紧紧捂住胸口,双眼紧闭,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脸色白得像纸一样,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微弱的呻吟,那痛苦的模样,任谁看了都揪心。 护士迅速推着急救车赶来,医生一边盯着心电图,眉头紧锁,一边果断下令:“准备冠脉造影!快!” 老张的妻子站在一旁,满脸惊恐,声音颤抖地问:“造影?不是说这个检查很危险吗?老张这身体能扛得住吗?” 相信这样的场景,在无数医院的急诊室里都上演过。很多人对冠脉造影充满恐惧,有人担心安全问题,有人害怕造影剂会伤肾,甚至有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接受这项检查。但冠脉造影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心内科的陈医生,在一个平常的清晨查房时,遇到了一位患者家属的追问:“这冠脉造影到底是咋回事啊?” 陈医生耐心解释:“简单来说,就是给冠状动脉拍张‘特写’,看看血管有没有被堵住、变窄,或者出现其他状况。” 冠状动脉可是给心脏供血的 “生命线”,一旦堵塞,心肌就会缺血,严重时甚至坏死,引发致命的心梗。冠脉造影就是往血管里注入造影剂,再借助 X 光透视,把动脉的情况清晰地展现出来,好让医生准确判断问题。 患者家属又问:“那这检查危险不?” 陈医生笑着回应:“冠脉造影在心血管领域堪称‘黄金标准’检查,技术相当成熟了,风险极小。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来,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出问题。” 可即便医生这么解释,患者和家属心里的疙瘩还是很难解开,毕竟造影剂、插管、X 光这些词,听着就让人害怕。 再来说说数据,根据 2018 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研究,冠脉造影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1% ,严重并发症,像心梗、脑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更是低至 0.1% - 0.2% 。至于大家常担心的 “造影剂伤肾”,主要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2019 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显示,造影剂相关肾损伤的发生率在 5% - 10% ,不过只要术前做好评估,充分补液,大部分情况都能避免。这么一对比,冠脉造影的风险可比心梗发作低多了。 很多人害怕,其实是源于未知和误解。就像社区里流传的 “隔壁老李做完造影,没几天就进了 ICU” 这种传闻,让大家心里直发慌。但实际上,很多患者术后出现问题,是因为本身病情就严重,和冠脉造影没啥关系。而且,现代造影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冠脉造影用到的 X 光剂量也在安全范围内。 回到老张这边,面对妻子的犹豫,医生再次耐心劝说:“老张现在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如果不赶紧做造影找出堵塞的血管,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 最终,老张被推进了导管室。手术中,医生发现他的一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迅速放入支架,恢复了血流。术后,老张先转入 ICU 观察,三天后就平稳出院了。老张还感慨:“早知道这么快能好,我还以为造影要做好几个小时呢。” 其实,冠脉造影一般只要 20 - 40 分钟,患者术后几个小时就能下床活动。 另外,这里有几个常见误区得给大家掰扯清楚: 误区一:冠脉造影就等于手术 ,它只是诊断性检查,不是治疗手段,只有必要时才会在造影时顺便做介入治疗,比如放支架。 误区二:造影剂一定会伤肾 ,在肾功能正常的人群里,这种风险极低,医生也会提前预防。 误区三:做造影后就得长期住院 ,大多数人做完当天或者第二天就能出院。 误区四:冠脉造影适合所有心脏病患者 ,这可不对,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过度检查没啥好处。 虽说冠脉造影相对安全,但谁都不想走到这一步。想要远离冠心病,预防才是关键。平时得健康饮食,少吃高脂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鱼类;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赶紧戒烟限酒,吸烟可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病情。 下一次,当你或家人面临冠脉造影的选择时,希望大家能多些了解,少些恐惧。
很多人对冠脉造影心怀恐惧,冠脉造影,伤害到底有多大?医生科普 家人们,今天必须来
河西有事
2025-02-03 13:35:26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