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国产电影还是应该少一些「仇恨式营销」,站在普通消费者的立场,一定是选择越多越好,上映的电影类型越丰富越好。
如果因为喜欢某部电影,而恨不得踩死封杀另一部电影,这就是潜意识里被资本洗脑绑架的结果,
我们是消费者,是市场的主导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选择权」,
即我可以自由购买某一部片子,无论是悬疑、科幻、喜剧、爱情、历史、甚至战狼式影片,都可以,消费者只要爱看就行。
市面上有质量、有号召力的导演和影片越多,选择权就越大,这样他们才会竞争、并卷出更高优质的作品,并淘汰掉名不副实的内容。
就好比我是苹果用户,也绝不希望安卓垮掉,而是希望对方越强越好,这样我手里的产品才不会被敷衍。
消费者,如果站到了资方的立场,甚至成为资本的打手,去无脑抨击资本的竞争对手,其实是在让渡选择权力。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夸喜欢的、骂不喜欢的。
但骂不代表要一刀切的封杀,而是让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别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