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探1900 大年初二晚,看了电影《唐探1900》,看完之后,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总想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但春节期间的各种迎来送往,打乱了写作计划,今天初五了,有点时间,写个简单的影评。
先总体评价一下,《唐探1900》是一部拍得非常好的,充满着浓厚家国情怀的,以100多年以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历史背景的,以“革命”为主题的好电影。
电影以喜剧、搞笑的表现方式开场,以悲壮和凝重收尾,有笑点,更有泪点,以至于让所有的观众,思绪万千,电影已经结束,却久久不愿离场,人走出来了,思绪却仍然在电影里...。
电影的故事梗概,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讲的是19世纪末,华人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的悲惨遭遇。华人劳工被欺凌,被歧视,被压榨,甚至被肆意屠杀。
这里面有白人至上主义所造成的种族歧视,也有美国政府制度性的排华政策所造成的对华人的打压和迫害。
当时的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不仅对华人劳工,甚至对取得了美国国籍的华人精英都进行排挤和歧视。
《唐探1900》,以三藩市议员格兰特(约翰·库萨克饰演)女儿之死,当地华人领袖白轩龄(周润发饰演)的儿子白振邦(张新成饰演)被诬陷作为故事主线,开始了探案之旅。
这其中,贯穿了在美华人对美国白人的反抗,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欺凌和屠杀,故事还揭露了美式选举的肮脏与不堪,以及对美国所谓“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讽刺...。
好了,以上为故事梗概,下面我重点谈一下《唐探1900》里面的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看完电影,我查了一下资料,其实电影里面的不少重要角色,都是有人物原型的。
比如周润发所饰演的白轩龄,三藩市唐人街协盛堂堂主,其原型人物,就是当年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爱国侨领,旧金山市洪门致公堂堂主,广东开平人司徒美堂(图六),他曾资助过孙文的革命,还曾支持国内抗战。
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我党。1955年,司徒美堂病逝于北京。
再比如电影里的,被清政府通缉的革命党人郑仕良(白客饰演),其原型人物是郑士良(图八)。
广东惠州人郑士良,被称为孙文的“革命同志第一人”。郑士良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与孙文是同学。
电影里的郑仕良只改了一中间的"士"字而已,他是在英国留学学医,与张新成饰演的白振邦是同学。
1900年这一年,真实的历史人物郑士良参加了孙文所领导的三洲田起义。三洲田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产生的历史影响巨大。因为这是打响反清革命的第一枪。
要说《唐探1900》这部电影,最让我震撼,最能触碰到我心里最柔弱的点位的是什么,是清朝外交使臣费洋古(岳云鹏饰演)临死前的那句“救中国”(图九)。
当费洋古这个远赴美国抓捕革命党的所谓“清朝鹰犬”在被白人乱枪致伤,生命弥留之际,听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时候,他没有说“救皇上”,也没有说“救清朝”,而是艰难的说出了“救中国”,这种悲壮,让人无以言表,这个举动,重重的震撼了我。
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当受到外敌欺辱、践踏的时候,包括阶级矛盾在内的一切矛盾,都能搁下,从而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同仇敌忾,这种精神,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为可贵,最值得骄傲的民族精神吗?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是啊,百余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奔波,他们为“救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最终,也只有我党成功的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回望百年沧桑,我们当更加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
最后我要说的是,《唐探1900》这部电影,确实值得一看,从主题思想,到演员对人物的刻画,以及表现方式,观赏性等方面,都属于上乘之作。本人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