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国考,每次进步20分】在有限时间把自己能作对的题全部搞定,你就赢了大家

闵纯搞笑 2025-02-01 16:26:31

【三次国考,每次进步 20 分】

在有限时间把自己能作对的题全部搞定,你就赢了

大家好呀,我是一个备考第三年的平凡考公人,在刚刚过去的国考中,拿到了行测 82.4+申论 75,总分 157.4 的成绩,这个分数说实话我自己也很吃惊。很多朋友问备考经验,那我就先写一些吧,后面有时间再继续跟大家分享,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INFP 本性暴露)。

这是我第三次国考了,第一年分数没记录,好像是 120 左右,第二年 135.7,今年是第三年,每年都提了 20 来分,参加的国省考也是第二年全部进面。所以你看,考公就像种花一样,用心浇灌,锲而不舍,你就会看到她慢慢冒土成长,开出绚丽的花来。当然每年也有很多考一次就考上的同学,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这个实力和运气,况且公考越来越卷,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年国考完了好像流行起“天道酬智”的说法,说实话我不是很认同,很多岗位还没有到拼智商的地步,况且大家的智商相差不会太大,真正存在差距的是我们和爱因斯坦的智商吧,而造成我们成绩差异的是思维方式,做题习惯,熟练程度等等。所以首先不要怀疑自己,这点非常重要,必须千百次地相信自己,给自己加油!

下面是一些经验分享,结合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更详细的我面试完继续写。

做题顺序:我是言语-判断-资料-常识-数量,这个顺序应该比较常见,大家可以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多试几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有些数资强的上来就做资料了,确定好了顺序就不要再轻易调整。

时间分配:言语 30-33min,判断 30-35min,资料 20-25min,常识 8min,剩下时间给数量和涂卡,这是平时模考的情况,今年国考言语很难,我大概花了 40 分钟,压缩了数量的时间。

言语:这应该是今年国考最难的模块了,很多同学错了十几二十个,我的正确率在 80%左右,先说说大方法。

打基础很重要,基础课基本上都差不多,看自己的感觉,只要找到一个自己能听得进去的老师我觉得就有效果。听完网课就去刷 5000 题巩固学的 知识点,错的多的模块可以回头再刷刷课,学习就是这样,不断查找自己的弱点, 然后逐一消除,温故而知新。具体做题方法我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篇幅有限, 我也没有什么“奇淫技巧”,但是有几点小心得:

(1) 逻辑填空:积累+联系上下文+语感。不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白搭,没有放在语境里对比择优白搭,实在到最后 2 选 1 选不出来就交给语感。国考有好几个逻辑填空我就是选第一眼顺眼的,都对了。当然,能分析出来就不要用语感,实在分析不出来就果断相信自己二三十年的语感,不要纠结,不要浪费时间,选那个顺眼的走人。语感怎么来?可以多早读,顺便积累申论了。

(2) 怎么复盘:我有时候自己给自己讲题,想象对面坐个人,你要把这道题给他讲清楚了。你怎么去划分段落结构?段落重点落在哪里?在哪里转折了?给他讲出来,通过给自己讲题把这道题讲透了,这样复盘才有效果,而不是简单对个答案,下次还错。我觉得这个方法有用,大家可以试试。

(3) 怎么提速: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这个公考老生就再说说。刷题刷题刷题,重要的话说三遍,说多少遍都不为过。咱不说一目十行,一目三行是能做到的。另外,做题前先扫一眼问法和四个选项,能大致知道文段的主题内容,带着方向再去看题目。

判断:我今年正确率也在 80%左右,图推做的不好,1 拖 5 蒙了两三个,其他的还可以。

(1) 图推:还是那个观点,找一个你能听进去的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图推一度是我很头疼的模块,看不出规律,果然今年国考又有好几个没看出来。但是我还是能明显感到自己这几年有进步,今年浙考图推大家都说难,但是我基本推出来了。首先要克服自己畏难情绪,你会发现它考来考去就是那几个规律,多刷题多总结,培养自己对图形的敏感度。套卷模拟时你也可以对图推部分进行整体复盘,这套图推考了哪几个知识点?哦这道是一笔画,这道是黑白运算,这道是直角数,等等,站在出题人的上帝视角复盘。图推要手感,平时没事刷个10 道,慢慢就提升了。

(2) 逻辑判断:这个模块我觉得听课还是很有必要,像翻译推理有很多公式性的东西,比如 A→B 等价于-A 或 B,A→B 的矛盾是 A 且-B,这些做题时都能直接用到,听课时注意积累,重要知识点做好笔记,没事就拿出来翻一翻。加强削弱题的国考难度不会太大,做的时候注意问法,“可以削弱”“不能削弱”,最后就是通过刷题提升速度。

资料:这块的大神太多了,大家可以去看看网上那些大师的复盘视频,感受下大神的气场,能有不少启发,他们一般一套资料也就十几分钟。我站在一个普通考公人的立场,给大家几点分享:

(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资料分析各种概念公式还是相对较多,大家学的时候一定认真,一不留神就容易搞混,比如平均数的增长量跟两期比重差是用同一个公式,建议大家学的时候公式自己推一遍,印象会更加深刻。

(2) 细心细心,不要掉坑。出题人很喜欢给我们挖坑,一下是单位不一致,一下在年份上使坏,一不注意就选错。所以说资料请务必务必认真,不能浪,能做对的题失分是最让人难受的。

(3) 虽然很难,但是请把笔扔了。把笔扔了做资料,这样才能快,确实很难做到,我现在也还是没办法不计算,但是有这个意识你就会逼着自己去分析,去提速,去结合选项,非常重要,请大家试试!当然,这个方法适合后期选手,新手先打好基础。

常识和数量

这两个模块一起写吧,大家应该都比较头疼,常识不会做,数量没时间,是大部人的现状。首先我想说的是,三大块肯定是重点,只有在三大块正确率和时间都能保证的基础上,关心数量和常识才有意义。我之前看到有同学三大块正确率都在 80%以上,分数自然不会低。

(1) 常识:这一块没有太多经验分享,常识这东西是几十年的积累,确实很难短期提升,但是今年常识题出了很多法律,时政等内容,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我记得有一题考属地管辖权,之前听过常识课听到过,就秒选了,所以说听课还是有用的,但是听的东西多少能考到呢,不好说,需要大家自己掂量花多少时间。建议大家就用零碎时间听一听,我自己就是洗漱啊抹脸的时候。

(2) 数量:行测要考高分,数量必须做,尤其今年数量其实不算难,大家就是时间不够。我今年对了 8 个,蒙的两个 B 都对了,所以说大家不要光蒙 C,也给 B 一点机会。把数量放在最后说的原因是,只有建立在 3 大块能匀出时间的

基础上,讨论数量才有意义(数资鬼才除外),大部分同学都是把数量放最后。时间不够可以先攻克几个基本题型,比如年龄问题,利润问题,牛吃草,工程问题等等,选择性放弃你觉得特别难的,比如时钟问题我从来不看,有舍有得。行测考试本来就是一场杀伐果断的战争,果断选择,不恋战,不要想着都要,能做完卷子的大神寥寥无几,在有限时间把自己能作对的题全部搞定,你就赢了。所以,建议大家在搞定三大块的基础上,分一些时间给数量,找到自己做的顺的题型,刷题复盘,10 题能做 3 题,蒙对一两个,就相当不错了。当然,高手的话就尽可能都要做了。写了一下午,有点累了哈哈。今天分享的好像都是偏向“道”方面的内容,具体的“术”我后面再跟大家分享吧,还有申论学习方法,我再好好总结。

有“道”才有“术”,先过了自己心里这关,才能有毅力在一个个深夜里挑灯夜读,在一个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宅家学习。考公人很苦很累,心里背负多少压力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一场注定孤单的旅程,这是一场也许只要第一名的考试,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最后一句话,与君共勉吧:追风赶月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0 阅读:15
闵纯搞笑

闵纯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