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 “新思维” 外交政策,主张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强调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意图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在这一背景下,美苏进行了多轮裁军谈判,如 1987 年两国签署《中导条约》,规定双方消除射程在 500 - 5500 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为冷战局势降温。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各国经济陷入困境,民众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产生不满,政治上要求更多民主自由。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东欧各国发生剧变,政权纷纷更迭,背离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波兰、匈牙利等国率先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转向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苏联对东欧的控制能力大幅削弱。 1990 年 10 月 3 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德国统一打破了欧洲的地缘政治平衡,改变了冷战时期欧洲的政治格局,作为冷战重要标志的柏林墙被拆除,象征着东西方对抗的重要壁垒崩塌。 1991 年 8 月 19 日,苏联部分强硬派试图发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但政变很快失败。此后,苏联国内政治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 年 12 月 25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彻底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美苏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米国记录
2025-02-01 08:54:13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