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戈多 2025-01-31 21:34:32

大家可曾留意,当下社会隐藏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年轻人步履沉重、忙忙碌碌,而老年人则生机焕发、精神抖擞。 早晨,地铁内涌动的大多是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眼神空洞,朝着未知的目标前行;而小区的长廊下,老年人围坐一桌,麻将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不断。 这不仅是生活节奏的差异,更是现实重压下,两代人间鲜明的割裂。 股票市场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股民稳坐钓鱼台,占比超八成,而30岁以下的年轻面孔,却如凤毛麟角,仅占百分之三,这是年轻人对股市的冷漠,还是老年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呢? 双十一的狂欢,本应属于年轻人的盛宴,如今却显得力不从心,而拼多多的异军突起,其背后的中老年用户群体,成为其业绩飙升的秘密武器,从股市的浮沉,到楼市的起伏,再到消费领域的变迁,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消费观念,仿佛两股相向而行的河流渐行渐远。 有人或许会摇头叹息,言及当下年轻人的懈怠。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吗? 回溯历史,这一代老年人多为60后,他们像是时代的弄潮儿,精准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搭乘上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巨轮,享受了二十年的红利期,房产的增值更是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财富基石。反观00后、90后,他们似乎生不逢时,只赶上了经济周期的尾声,刚刚迈出校园的大门便步入了社会的洪流。 老一辈人占据了时代的先机,如同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墙,将后来者拒之门外,他们站在城墙之上,指责着那些比他们当年更加努力却仍难以翻越城墙的年轻人,声称他们不如老一辈那般勤奋,不愿承受生活的艰辛。 这样的论断何其不公,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并非不努力,而是过于努力,以至于在教育的内卷中,耗尽了青春的活力,有人甚至将996工作制视为年轻人的福祉,却对那些因过度劳累而健康受损的人视而不见,对那些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们漠不关心。 年轻人对“打工人”一词的共鸣,源于其背后那份无产阶级的坚韧与不屈。 曾有一位伟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怀揣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他期望人们在他离去后能够继续前行,因为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书写者,历史的创造者。 如今,一股新生的力量,正试图冲破四代阶层的壁垒,尽管前路荆棘密布,或许还会遭遇老一辈的阻挠与打压。但请相信,只要有一扇门被轻轻推开,哪怕只是一缕微弱的光线穿透进来,也足以点燃新的希望之火。 这不仅是开始,更是无数希望的起点。对此,你又作何感想?

0 阅读:1
戈多

戈多

用心生活,科普世界,让我们一起探索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