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周总理出现了一个失误。第二天,红色特工熊向辉便突然收到情报:这星期你不要出门,可能有人找你,如果对方说“胡公找你”,你就跟他走。 熊向晖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他是周总理安排在胡宗南身边的地下工作者。在身份暴露前,他只见过周总理2次。 1919年,熊向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县长。这样的家庭条件,让他得以外出求学,并最终学有所成。 而熊向晖得以顺利潜伏在胡宗南身边,也是多亏了他的高学历。1937年,熊向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便受周总理指派,去胡宗南的部队从事情报工作。 熊向晖抵达部队半年后,胡宗南来部队选人,想要选择一名青年才俊当作自己的秘书培养。熊向晖因为学历高,一下子就被胡宗南选中了。于是,熊向晖便开启了自己的潜伏生涯。 最开始的几年,熊向晖并没有什么事可干。直到胡宗南反共后,他才秘密收集情报,并把情报送出来。因为一直在胡宗南身边,所以熊向晖并没有机会见到周总理,直到1943年7月,他才第一次见到周总理。 当时,共产国际刚刚解散,蒋介石想趁机让胡宗南闪击陕甘宁边区。熊向晖得知情报后,立马传了出来。之后,党中央当众揭露了这一阴谋,蒋介石迫于压力,让胡宗南收兵了。 在这一背景下,周总理于7月10号从重庆回延安。飞机先行抵达了西安,胡宗南在他的司令部举行酒会,欢迎周总理。此次招待会,胡宗南用心歹毒,企图把周总理灌醉。 熊向晖得知胡宗南的阴谋后,赶紧告诉周总理。所以,当胡宗南的军官分批向周总理敬酒时,都被他巧妙回绝了。周总理不仅巧妙回绝了胡宗南的敬酒,还给胡宗南将了一军。 在和胡宗南碰杯时,周总理说:我看了朱总司令的电报,你要进攻延安,究竟是怎么回事?。胡宗南一听,瞬间紧张起来,解释道:没有这个事情,我没有进攻延安的意图。 周总理就这样,通过一连串的发问,用智慧一一地拒绝了胡宗南等人的轮流敬酒。 熊向晖第二次见到周总理,则是1946年的时候。这次见面的原因是因为周总理产生了一次失误。 1946年,熊向晖决定出国留学。出国前,他去了一趟南京,并告知了周总理。周总理得知后,告诉他,等他到南京之后,要找他谈话。 熊向晖抵达南京后,便有人来联系他,并告诉他:“这星期你不要出门,可能有人找你,如果对方说“胡公找你”,你就跟他走。 这里的“胡公”便是周总理的代号。 几天之后,真的有个人来找熊向晖,并说“胡公找你”。暗号对上之后,熊向晖便跟他走了,之后他见到了周总理。 之后,周总理告诉熊向晖:“你要做最坏的打算了,离开南京去上海,去上海住两个星期,倘若这两个星期里,西安没有动静,你再回去!” 周总理之所以不让熊向晖回西安,是因为他丢失了一本工作记事本。 在几天之前,周总理乘坐马歇尔的专机从延安飞南京。因为工作疲劳,周总理在飞机上睡着了。当时周总理将一个小本子放在衬衣的口袋里。可当周总理下飞机回到住所后,发现小本子不见了,他意识到小本子是掉在飞机上了。 当时小本子上写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可因为要见熊向晖,周总理在上面了熊向晖的住址,并写着一个“熊”字。 就在周总理焦急的时候,马歇尔派副官给周总理送了一份密件,拿火漆封了。周总理打开后,发现就是哪个小本子。 周总理断定,马歇尔肯定是看了这个小本子,并且拍照了。但是马歇尔作为国共双方的调解人,作为中立方,周总理不敢断定他会不会告诉蒋介石。 于是周总理便急忙安排熊向晖见面,并告诉他做好最坏的打算,先去上海住一阵子,观望西安那边胡宗南的反应,如果西安那边没有动作,再回西安。 后来,熊向晖在上海待了2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西安那边一直是风平浪静的,眼见没事,熊向晖才回到西安。 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也只有周总理一个人知道,但周总理还是上报中央,请求中央给予自己处分。周总理总是这么严格要求自己,因此,熊向晖非常的佩服周总理。 熊向晖加入组织后,便跟着周总理从事情报工作。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他也一直跟着周总理,给周总理当副手,帮周总理处理了很多复杂的事情,为新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6年,周总理出现了一个失误。第二天,红色特工熊向辉便突然收到情报:这星期你
小贩还不快跑
2025-01-30 22:03:11
0
阅读: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