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现在想通了,放开对华的光刻机出售了。可是,为时已晚了..... 与其说荷兰“想通了”,不如说是“扛不住了”。他们曾经试图用技术封锁来限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促进了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14纳米芯片的量产,并在更先进制程的光刻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甚至公开了EUV光刻机光罩专利。这无疑是对荷兰阿斯麦公司,以及其背后支持的美国封锁政策的沉重打击。 阿斯麦的失策在于误判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韧性与速度。他们低估了中国在面对技术封锁时的决心和能力,更没有预料到中国能够如此迅速地实现技术突破。 如今,即使荷兰放开光刻机销售,中国企业也不一定再需要依赖阿斯麦。毕竟,自主研发的技术更有保障,也更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这种“封锁反促发展”的现象并非个例。无论是盾构机还是高铁技术,西方国家都曾对中国实施封锁,试图以此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封锁不仅没有奏效,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潜力,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弯道超车。 一些人将中国的工业成就归功于“开源”,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技术进步的核心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就像马斯克开源了火箭技术,也不代表其他国家就能立刻造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同样的道理,即使西方国家完全开源所有技术,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其他国家也难以复制中国的成功。 中国拥有完整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这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即使面临全面脱钩的极端情况,中国也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渡过难关。或许短期内科技产品会经历一段“阵痛期”,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最终会突破所有技术壁垒,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可控。
荷兰现在想通了,放开对华的光刻机出售了。可是,为时已晚了..... 与其说荷兰“
残墨留香韵
2025-01-30 16:45:44
0
阅读:552
康登标
这些西方国家都没有汲取五六十年代的深刻教训,一味的打压、制裁、封锁、遏制中国,到头来竹蓝打水一场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底蕴,不了解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以及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在强盗的思维里,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