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对2025的分析和展望。中美对抗已经悄然进入新时代。
中美对抗是长期趋势,必然的发展进程就是中国崛起。而中国崛起对全世界都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中国的整合潜力足够强,全世界不方便生产的,中国都能低成本生产。还能消费全世界各地的特产。也就是美国霸权可能受到影响。
随着2024年中国开放进入深水区,免签政策,6代机,春节申遗,华为突破封锁,deepseek干翻美国ai,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大国自信是真的具象化了。
在这个浪潮下,美西方的信息封锁正在逐步瓦解。
我们也知道小红书涌来的不是全美用户,而是过的不如意的居多。他们在中国社交平台也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除了粉丝流量变现,还有中国的友善,中国的菜谱,甚至中国乐器等等。他们领略到的恰好是中国好的部分。这是非常好的一次外宣。毕竟抱怨和维权的中国人不会跑去小红书。
这股浪潮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国反印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很有意思是不是。其实中美对抗,最得意的就是印度。包括俄乌冲突,最得意的也是印度。因为全世界就3股势力,除了欧美中国,就是轮到印度了。印度知道发展工业干不过中国,所以就深耕服务业。比如跨国电话的接线员,中介等等。
如果说美国靠金融和科技发展,中国靠生产发展,那么印度靠什么?印度还是靠金融和科技。你没听错,印度的软件产业,高管遍布全球。英国首相都是印度裔。这是因为印度的高种姓一直跟白人上流社会保持密切关系。印度低种姓卷不过中国制造业,那么就承接欧美下放的服务业。
美国人,尤其是红脖子(美国南方欠发达的原住民)突然发现,骑在他们头上的是印度人。挤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还压榨他们的生存空间。美国低收入人群其实活的水深火热,靠卖血度日的也不少。
如果大家关注的话,前几年欧美大型企业有相当高比例的印度高管。而且一个印度高管上来,很快就提拔一堆印度高管。
然而印度的人才并没有那么多。比如星巴克印度裔CEO纳拉辛汉被解职,销售额从正增长12%直接下降到-4%。
所以欧美也在解雇印度高管。
为什么印度人能挤进欧美企业高层?而且是一窝一窝的进。
大家知道全世界大学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
印度。美国第二中国第三。当然仅看认证的那还是美国最多。印度本国哪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就连中国的大学生也有点过剩。所以印度的大学生就只能卷出国,带来大量科技移民。
不要小看印度考生,他们刷分比中国还猛。而且他们的海外圈子更团结。但是高分未必高能啊。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仁义礼智信在的。印度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尤其是礼。
虽然印度早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长期行程的固有阶级依然存在。
所以中国的2025年的开放的关键年。可以预料有大波的先进成果出圈,也会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大家可以把工作方向和资本配置往这个角度去靠。
而国内刺激消费依然不能完全扭转消费降级的势头。舔狗经济崩塌,单身经济和银发经济依然是长久的趋势。城镇化到了瓶颈,开发乡村又是新的风口。科技要看劲爆点,比如固态电池的应用,华为国产芯片的新突破,ai的矩阵式领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破。风险和机遇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