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的大年初三这样过 1. 海神赐福:渔家祭海祈丰年 青岛沿海村落保留着初三祭海的传统,渔民家庭会带上蒸制的大饽饽(顶部点红的枣饽饽)、整猪头和三牲供品,到龙王庙或海边礁石处焚香祭拜。即墨田横祭海节虽在谷雨前后,但初三的家庭祭海仍是重要仪式,渔家孩童会手写"一帆风顺"的红色祈福木牌系于船头。 2. 天后宫里听戏文 老青岛人习惯初三携全家到太平路天后宫,在胶东大鼓的伴奏中观看吕剧《龙凤面》,戏台两侧悬挂的渔家楹联墨迹未干。年轻人则热衷排队摸百年银杏树的"福窝",用红绸带写下新年愿望系在妈祖殿前的许愿墙上。 3. 饺子就鲅鱼:海味年夜饭续篇 初三餐桌必有"三鲜合子",韭菜、虾仁、蛤蜊肉做馅,煎得金黄酥脆,寓意"和气生财"。前日剩下的鲅鱼水饺会被巧手主妇做成煎饺,搭配甜沫或海鲜疙瘩汤,沿海人家还会蒸一锅海虹、扇贝等"小海鲜"作为佐餐。 4. 栈桥喂鸥成新年俗 随着海鸥成为青岛冬季名片,初三午后到栈桥喂海鸥已成新传统。市民带着油条碎或专用鸥粮,在回澜阁前与红嘴鸥互动,专业摄影师穿梭人群抓拍"人鸥共舞"的瞬间,海风裹挟着欢笑声与鸥鸣回荡在前海。 5. 劈柴院听书品非遗 老城区里,初三下午的劈柴院江宁会馆座无虚席。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传承人在这里表演《红船颂》,茶客们嗑着马家沟芹菜炒的瓜子,就着大虾仁锅贴,在铿锵的犁铧大鼓声中重温红色记忆。 6. 八大关里寻年味 德式洋楼林立的八大关景区,初三常有汉服爱好者组织"新春雅集",在花石楼前表演鱼山梵呗,公主楼下举办新春诗会。带着糖球的小孩在落满松针的小径上追逐,老相机摊主为游客拍摄怀旧风格的全家福。 7. 夜游浮山湾灯光秀 华灯初上时,五四广场聚集着等待灯光秀的人群。19:30开始的《山海城韵》主题秀将奥帆中心至第三海水浴场的楼宇变成画卷,胶州秧歌的动画形象跃然"海天中心"幕墙,最后一幕"五月的风"变成漫天虚拟烟花时,全场会自发响起《青岛》的合唱。 现代变奏: • 年轻人兴起初三夜爬崂山巨峰观星,在海拔1132.7米的"灵旗峰"等待新年首个海上日出 • 台东步行街的"二次元新春祭"吸引coser巡游,章鱼小丸子摊位前排起长龙 • 海信广场5楼的冰场变身新春主题滑冰场,家长带着孩子滑冰橇比赛 从清晨祭海的袅袅香烟,到深夜浮山湾的璀璨光影,青岛人的初三交织着海洋文化的虔诚与都市生活的时尚,在潮起潮落间续写着独特的年俗记忆。(本文由DeepSeek生成,衷心感谢中国年轻科学家团队的创新与进步,创造出世界顶级的带给中国老百姓惊喜体验的超级智慧大脑,带来丰富新奇的新场景,让蛇年的春节与众不同,奇迹连连)
青岛人的大年初三这样过 1.海神赐福:渔家祭海祈丰年 青岛沿海村落保留着初三
嗨有渔
2025-01-30 15:46: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