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皖西北年俗
正月初二第一家必须到姥姥家拜年
姥家在我们家北边 差不多7公里的路程
那时候没有公交车和水泥路
全是土坷垃路
初二那天晴天还好
骑着自行车半个小时就能到了
一旦下雨就悲催了
为了不能迟到
凌晨五点半就被母亲催着爬起来
打着雨伞穿着胶鞋
背着一大包过年的礼物
迎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的摸黑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往前走
一不小心摔倒了新衣服上就是一身泥
等到达姥姥家后
整个人已经冻得跟泥猴子似的
那时候农村居住条件差
一间几平米的堂屋摆放一张八仙桌
吃饭时十几口子坐的挤挤的
舅舅、表舅、表叔等……大人们吃完了
我们小孩才能上桌吃点
下午走的时候
姥姥或舅妈会给五毛钱的压岁钱
顿时眉开眼笑
那时候五毛钱是一笔巨款
可以买很多玩具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公路村村通了
都有私家车了
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年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