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伦退休后捧侯宝林

晨曦聊天 2025-01-30 11:26:47

贾伦退休后捧侯宝林

贾伦退休后对侯宝林的推崇,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相声界某些人对待传统和利益的态度。过去,贾伦在相声界的存在感不高,表演水平也难称专业,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侯派相声的忠实拥趸,言必称“爷爷”、“师爷”,仿佛要把过去的业余都弥补回来。这种退休前后的巨大反差,不禁令人深思。难道只有退休后,才能卸下伪装,暴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对“辈分”和“师承”的过度强调,恰恰暴露出其对相声艺术理解的浅薄,也让人们看清了某些人对于利益的追逐。

与贾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侯耀文。虽然他师承赵佩茹,但实际上并未得到赵佩茹的亲传,而是自己摸索。侯耀文的相声水平虽有争议,但至少他在艺术上是有追求的。贾伦在退休前,不以“封建行会”称呼,退休后却大谈“爷爷”、“师爷”。这种做法不仅是对相声传统的曲解,更是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同样退休后引发争议的还有刘惠。他曾声称不会为了师父打架,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表态,让人感到虚伪。反观侯宝林,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推动相声改革,使这门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他被誉为相声大师,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文艺功臣。

贾伦退休后对侯宝林的“追捧”,与其说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不如说是对既得利益的追逐。对比贾伦和侯宝林,我们更能看清某些相声艺人的真实面目。他们一边享受着体制内的资源,一边却对传统进行功利性的解读。相比之下,老艺术家贾冀光在相声界的纷纷扰扰中,保持沉默,这种不落井下石的姿态,反而显得高尚,保住了体制内艺人的体面。相声的传承发展,不应止于对“辈分”的追捧,更应在对艺术的敬畏和对人格的坚守。贾伦捧侯宝林,捧的不是艺术,是捧自己,捧的是已经逝去的“权力”。

0 阅读:35
晨曦聊天

晨曦聊天

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