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往那一站就好得很
很感谢杜江在「蛟龙行动」里,帮我续上了「红海行动」的往昔旧梦。他的徐宏一出现,关于「红海」里蛟龙突击队的记忆就回来了。毫无疑问,作为副队长,徐宏是「蛟龙行动」里承上启下的角色。杜江那一句「好得很」,是全片最有记忆点和戏剧弧光的台词。
电影一开场,是徐宏在墓地给老战友献花,战友牺牲的阴霾笼罩在他头上,出于愧疚,他难以选择让自己当队长。红海之后,他的归队,带着和佟莉共同的经历回忆。这份沉甸甸的回忆经历,给他留下了严重的PTSD,让他难以做选择,导致和作风激进的新队长孟闯产生摩擦。他和刺头兵钉子,两人性格大相径庭、水火不容。徐宏,是「蛟龙行动」里唯一一个和每个人物都有羁绊的重要存在。
在龙鲸号深海中无声的硝烟与信念交织的战场上,杜江以徐宏之名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般的角色涅槃。这个背负着「蛟龙」精神图腾的副队长,既是蛟龙小队承前启后的锚点,更在杜江的诠释下生长出极具呼吸感的灵魂。他面对战友墓碑时克制的眼波震颤,与钉子交锋时暗藏默契的棱角碰撞,乃至在爆炸气浪中迸发的爆发性台词,都在冷硬军装下编织出人性的温度。
那句举重若轻的「好得很」,则在含泪的笑纹里完成了英雄主义的温柔解构,是从自我怀疑到破茧重生。这句台词的分量,在于它承载着跨越两部电影的成长年轮——七年前那个因失误而咬紧牙关的爆破手,如今再次淬炼出淡定从容的智慧。
杜江的徐宏,一点都没有变。他还是那个团队中的最强战力,出策略,打配合。他不仅仅是最靠得住的队长,而是再次让人铭记,他是蛟龙小队里的拆弹和爆破专家。
我反对「这样的电影,演员不需要演技,只需要能吃苦就行了,观众都记不住脸」的说法,杜江是最好的反例。他掷地有声,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