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几十亿的人造古镇,正在批量倒闭(中)摘自网易数读,作者网易数读乌镇的火,掀

姬锋 2025-01-29 08:27:51

投资几十亿的人造古镇,正在批量倒闭(中)

摘自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乌镇的火,掀起全国古镇热潮

既然人造古城镇这么难做,为什么还会在全国遍地开花呢?这要从乌镇和周庄的爆火说起。

古镇旅游最早兴于江浙一带。坐落于上海和苏州之间的周庄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上个世纪,周边区域大兴乡镇工业,可周庄因交通落后、电力供给受限,工业化进程跟不上,但因祸得福,保留了大量古朴的桥梁、民居。

后来,被保存完好的古城古镇,打动了看惯“钢铁森林”的城市居民,他们从高楼大厦公路中逃离,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古镇旅游渐渐火了起来。

从 90 年代中期起,按着周庄、西塘等古镇的模样,江浙一带的古镇提出“旅游兴镇”,众多老旧小镇都开发起古镇旅游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乌镇。

乌镇号称是千年古镇,但其实大部分建筑都是近二十年造的,2001 年开始对外开放,不少原住民也在拆迁时搬了出去 。

结果,乌镇的这一改造,令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镇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级的观光小镇。2016 年到 2019 年,乌镇每年的客流量都基本达到千万量级,最赚钱的时候,一年营收高达 21.79 亿元,净利 8.07 亿元 。

有了乌镇的成功,其背后的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又按着乌镇模式,在北京市郊造了古北水镇,2014 年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

让破旧古镇焕发第二春,这样的商业模式自然令其他地方眼红。再造古城镇乍一看是一鱼多吃的大好事,既能盘活冷门地块,拉动周边地价房价,又能提高 GDP,增加就业,还能和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等政策大方向挂钩。

于是,过去十几年间,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古城镇建设。有些年头的古镇开始修缮重建,一些没什么历史文化资源的地方则从头建起,用钢筋水泥批量制造仿古建筑。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不过 312 家,主要在江浙和川渝地区。但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估计,中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已经有 2800 多座 。要知道全国县城的数量都不到 1500 个,相当于每个县都标配一个“古镇” 。

到 2016 年,住建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鼓励建设特色小镇后,古镇数量进一步增加 。

从天眼查来看,全国存续的古城、古镇的置业或旅游开发公司就有近 3000 家,另有约 1500 家公司已经“中道崩殂”,处在注销状态。

0 阅读:6
姬锋

姬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