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6日,淞沪会战仅仅开始第三天,就发生了一件让蒋介石拍桌子的大事件。
当时,国民党和日军在罗店附近激战。虽然战况十分激烈,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还是准备亲赴前线视察。没想到,冯玉祥的专车刚离开司令部不久,天空中忽然飞来多架日军飞机,攻击车队。
毕竟距离前线很近,遭遇日军飞机也很正常,几辆汽车立刻分散躲避在了大树之下。日军飞机找不到目标,绕了一圈就飞走了。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意外遭遇,没想到车队刚刚离开街道,日军飞机又来了。随从人员立刻保护冯玉祥离开汽车,躲进了附近的一间茅草房,日军飞机丢下十几枚炸弹,再次离开了。
此时硝烟弥漫,冯玉祥认为敌人已经达到目标,不会再来了,于是让车队继续前进。但是,刚走出不远,又有几架日军飞机跟了上来,冯玉祥只能躲到附近瓜地里。敌机轰炸了一番,盘旋一圈才离开。
很明显,日军飞机就是冲着冯玉祥而来的。但是,冯玉祥并不惧怕,依然按计划视察了前线,当下午返回的时候,竟然又被6架日军飞机追击轰炸。几辆车见前方有树林,于是一路疾驰,分散躲在了大树下面。日军飞机看不到目标,在上空盘旋了很久才离开。
回到司令部之后,冯玉祥气得大骂:“这分明就是有内奸为敌机指示,追着我冯某人要命嘛!”冯玉祥被日军飞机追着炸的消息传来,蒋介石拍着桌子大骂:“一个国军上将被敌机追着炸,内奸是何等的可恶!”
之后,蒋介石立刻打电话给宪兵司令谷正伦,命令他抓紧调查半个月前就安排好的“内奸案”,快速把隐藏在国民政府高层的内奸查出来。
这起“内奸案”,其实已经秘密调查了半个月。
7月27日,此时淞沪会战还没有开始,但日军已经在上海、南京等地停泊了大量军舰,战火一触即发。蒋介石当天举行行政院会议,海军部长陈绍宽提议,迅速在吴淞口至江阴一带江面进行布雷,直接把长江下游航道封锁。这样,就能把长江上游的日本军舰困住。
蒋介石认为此计可行,命令当晚秘密执行。没想到,当天晚上工兵还没来得及布雷,在南京、汉口、重庆等租界驻防的3000多名日本海军官兵、70多艘舰船、30000多名侨民,突然全部逃离。布雷困住上游日军的计划,彻底失败。
行政院会议只有几名高层参加,整个计划极度机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日军知道?很显然,一定有国民政府高层人员是内奸,第一时间把计划泄露给了日军,他们才来得及迅速逃离。蒋介石即吃惊又愤怒,发了一天脾气。
之后,他找来了戴笠(时任力行社特务处处长,特务处为“军统”前身)和宪兵司令谷正伦,专门商量此事。戴笠和谷正伦明白,如此机密的计划被泄露,是国民政府的大隐患,如果不能尽快除掉内奸,将来会出大事情的。蒋介石下令,此次任务以宪兵为主,一个月之内,必须挖出这个人。
临走的时候,蒋介石还交给了谷正伦一份手令:“抗拒侦查者,任何人可当场击毙。”得了这把“尚方宝剑”,谷正伦更有信心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次任务为什么交给宪兵呢?要知道,当时戴笠的特务处,是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机构。宪兵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南京社会秩序,加强对军队的管理,搞反间谍不是主业。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宪兵部队中的王牌——驻南京特警二队,早前秘密设置了“外事组”,就设在鼓楼日本总领事馆附近,专门对日进行反间谍行动。外事组成员李荣芳,认识了一个名叫陈耆才的人,此人是日本总领事馆的勤务员。
陈耆才会说日语,人也非常机灵,贴身照顾日本总领事须磨弥吉郎。李荣芳结识陈耆才之后,重金收买他,陈耆才自称没有丢掉中国人的良心,欣然加入了特警队,代号“23”,多次为特警二队窃取日本的绝密情报。
谷正伦把任务交给了特警二队,在陈耆才的帮助下,迅速锁定了一名嫌疑人:国民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
这个黄浚,又是什么人物?
黄浚算得上民国初期的一位奇人,他出生于1891年,福建福州人。据说黄浚4岁识字、7岁写诗,从小就被誉为“神童”。18岁时,黄浚进入京师译学馆读书,民国初年留学日本。回国后,颇有才学的黄浚进入北洋政府任职。
北洋政府垮台后,黄浚又通过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关系,成为了国民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他的儿子黄晟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也通过关系进入了外交部工作。他们父子两人一直和日本人交往密切,见钱眼开,见色忘义。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先后把黄浚父子俩都拉上了床,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日本特务机构提供情报。那次行政院开会的时候,他作为机要秘书,也参加了会议。
不过,当时国民党情报机构并不知道黄浚的情况,代号“23”的陈耆才,也只是见到黄浚此前常常去日本总领事馆,才觉得有些可疑。特警二队队长丁克勤详细了解了情况,得知自从长江口布雷泄密后,黄浚就很少去日本总领事馆了。正因为这样,丁克勤才判断,黄浚这是欲盖弥彰,他一定有问题。
但问题是,怎么证明黄浚是内奸呢?黄浚早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和须磨弥吉郎是同窗好友,偶尔去会会老同学似乎也能说得通。更关键的是,黄浚颇有些才华,深得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喜爱,能不能查他呢?
谷正伦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跑到了蒋介石那里,汇报了这个情况。蒋介石听了也是一惊,当场就表示:“查!谁都要查!是败家子就抓。“有了蒋介石的命令,谷正伦心里有了底,立刻命令特警二队李荣芳具体负责,并且调来了蒋介石的随身警卫钟高玉配合行动,调查黄浚。
李荣芳和钟高玉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们机警干练,立刻明白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找机会打入黄浚家中。
但是,黄公馆防备严密,根本找不到机会进去,两人只能在附近监视。等到了第三天,他们忽然看到黄公馆走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手中抱着一个小孩子,到附近的商店买东西。看她的穿着打扮,应该是黄浚家中的女佣。李荣芳见到这个场景,立刻有了主意。
李荣芳的计划,就是使用“美男计”。
第二天两人躲在黄公馆附近,傍晚的时候,这名女佣又一次抱着孩子出了门,径直走向了旁边的小公园。此时公园里人不多,女佣拉着孩子的手慢慢散步,忽然间,从旁边冲出一个彪形大汉,一把推倒女佣,上前就撕扯她的衣服。就在这关键时刻,另一名年轻男子忽然冲出来,大喊一声:“住手!”
彪形大汉受了惊吓,当即落荒而逃,年轻男子赶紧上前,扶起了这名女佣。彪形大汉就是钟高玉,而这名见义勇为的年轻人就是李荣芳。李荣芳“英雄救美”,又年轻英俊,瞬间俘获了女佣的芳心。
女佣告诉李荣芳,自己名叫莲花,是江北农村人家的孩子,父母双亡,被人诱骗到了南京。后来,她被卖进了黄公馆当女佣,平时受尽欺负,恨死了黄浚一家人。此后几天,李荣芳经常私会莲花,对她尽心尽意,十分体贴,莲花则心甘情愿提供了很多黄公馆的情报。
冯玉祥被日军飞机追着轰炸,让蒋介石拍了桌子,特警二队自然压力巨大。李荣芳的压力更大,因为这些天的观察发现,黄浚每天都是正常上下班,只有一次去了日本总领事馆,但根据“23”号内线的情报,那一次是正常的应酬。问题来了,如果是黄浚透露了冯玉祥的出行计划和路线,他是怎么做到的?
队长丁克勤判断,黄浚这些天除了上班就是在家,不请客,不应酬,连出门散步都没有,这正好说明了他不正常!所以,黄浚要传递情报,一定是安排手下人进行的。在黄公馆外监视的钟高玉发现,虽然黄浚很少出门,但是他的司机经常骑着自行车外出兜风,还偶尔去新街口的国际咖啡馆。在日本总领事馆外监视的队员表示,领事馆的管理员小河最近去了国际咖啡馆三次。
三天后,黄浚的司机小王又一次骑着自行车出门,钟高玉立刻跟了上去。这一次,司机又一次进了国际咖啡厅,但他进去后很快就出来了,没有跟别人会面。这就奇怪了,难道他不是去传递情报的?
就在这时候,莲花告诉了李荣芳一个重要信息:司机小王今天出门回来后,径直进了黄浚的书房,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把头上戴的帽子取下来,朝着黄浚扬了一下,挂在衣帽架上就出去了。
帽子有问题!果然,第二天监视的时候,他们发现日本总领事馆的小河,头上也戴着一样颜色款式的帽子。进了咖啡馆之后,他们会把帽子挂在一个衣帽架上。丁队长此时明白了,他们就是靠着“拿错”帽子,无声无息间交换了情报。
弄清楚了这一切,可以收网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日本总领事馆的小河骑着自行车出门,走到一个街口的时候,特警二队的一名队员蹬着单车猛冲上去,从后面撞倒了小河。丁克勤队长“正巧”出现,立刻扶起小河,硬是拉着他去医院“验伤”了。
小河头上的帽子掉在了路上,被风吹到了河边。等小河被丁队长带走后,钟高玉迅速捡起帽子,把丁克勤交给他的纸条塞进了夹层之中,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国际咖啡馆。他看到衣帽架上已经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于是就把小河的帽子也挂了上去。之后,钟高玉点了一些喝的,坐了一会儿之后,起身拿起另一顶帽子离开了。
回到特警二队翻开帽子的夹层后,钟高玉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蒋介石秘密调动精锐陆军师移防上海、苏、杭地区的情报。经过对比,上面的笔迹就是黄浚的。
谷正伦立刻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当即下令,抓捕黄浚。其实在这之前,丁克勤已经想好了,抓一个黄浚不够,一定要把黄浚的同党全部抓到才行。趁现在日本总领事馆和黄浚还没意识到他们被发现了,要立刻行动。
丁克勤此前已经找人模仿了须磨弥吉郎的笔迹,写了一张纸条,说是要嘉奖黄浚,让他明晚把有功人员都叫到黄公馆开会,到时候须磨会亲自到场。这张纸条,刚才已经被钟高玉塞到了帽子夹层中,此时已经到了黄浚的手中。
第二天晚上,丁克勤带着特警二队外事组和行动组,迅速包围了黄公馆。钟高玉假扮邮差,敲门说要送一个上海来的包裹。守卫十分警觉,不愿意开门,让钟高玉把东西从门洞里塞进去。但是,提前准备的包裹很大,根本塞不进去,守卫这才不情不愿打开了门。
趁着开门的一瞬间,几名队员一拥而入,控制守卫,冲进了黄公馆的客厅,黄浚和他同党被当场抓获。但没有想到,莲花死了。原来,当天晚上,莲花趁着黄浚和同党喝酒的时候,偷偷溜进黄浚的书房,拿走了一个大文件袋。但是没想到,刚出书房门,她就迎面碰到了黄浚。黄浚当即拔出手枪,打中了莲花……
黄浚和他的同党都被抓获,8月26日,黄浚被枪毙。同时被枪毙的,还有黄浚的儿子黄晟和其他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