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人会慢慢没有了灵气? 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和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关。 天大地大,人在其中。天地人,三和为贵,给自己一点空间,才能从天地中得到能量。 庄子说:有知觉的物类,包括人都是依靠气息的流动,背后有一种能量的隐形连接。比如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是自然和人的能量连接。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时,会感到有兴奋,这是能量的共振。和意见不合的人沟通时,会感到心累,这是能量的抵消。 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在自然流动,这种看不见的能量普通人无视,有道人会运用。 庄子曰:凡道不欲庸,庸则梗,梗而不止则捻,捻则中害生。凡为道是不求治色的,治色就会不通畅,梗色不止就会互相乖戾,乖戾就会产生各种祸害。 俗话说,堵塞不通是百病的根源,就是这个道理。人在婴儿和幼年时,与道士最接近的尚没有心机和心智隔绝与天地的连接。随着年纪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人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智,用来认知这个世界也用来保护自己。 这种心智是双面性的,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也隔绝了自己和天地的连接,从而失去灵气。 所以,洞悉其中道理的人,如庄子说的气质绝学,老子说的绝学无忧,不再依赖心智来保护自我,而是放下自我,顺应天地的变化和大道同行。 每天都会经历世俗的事,却不放在心上,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空间,道才能顺畅流动,人从中获得能量的流动。 宇宙的源头,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流出空间的人,才能保持自身的流畅性,保持新鲜活力。静默可以调理疾病,宁静可以止息焦躁。庄子曰:静观可以补病,宁可以止瘁。 人在生病劳累之后,总是需要静养,因为人的头脑每天都想很多,心中有虑,说很多话,做很多事,劳累形体就像一碗水摇晃不止。心神不宁养不住心神,则身体难以保持精力旺盛。 静养就像一碗水安静下来,有沉淀才有清澈,这个时候心神才能得到安静,身体才能慢慢得到能量的修。 庄子提出修养之法以静养神,黄帝内经也有记载:法于阴阳,合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聚,尽其天年。 人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在独处中得到安静,在安静中修复能量,能保持精气神足,就最好不过了。
为何现代人会慢慢没有了灵气? 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和天地万物的运
浮休的灵魂
2025-01-29 00:49:38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