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地巡礼的时候就想过,脚步与行走是唯一一个与土地真正建立联系的方式。当你知道神社去往后山的第七级台阶最右侧有一块松动的石砖,这就是这片土地于你而言的意义。
长期地探索或是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或是探索自己的内心并写作、表达,看起来与之何其相似。这块略略松动的石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那里,这个秘密不会被山地车,公交,高铁,轮渡,飞机所知,不会为城镇的管理者所了解,不会被记录进任何一个电子地图,也不具备被收录进数据库的“价值”,不会进入任何俯瞰者的视野。只有你踩过它,记住它,只有你知道,它与石缝里的青草摩擦的时候,会发出咯吱咯吱、悉悉索索的春天的声响。
这些细微到无关紧要的感触,时常因之与情感和爱有关,而被认为是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所在,我不否认这个说法,只是我会疑惑,对谁来说不可代替?对阅读者来说吗?不见得。真的有人阅读是为了了解作者的内心所想吗?我觉得大家对彼此其实都没有兴趣,人类悲欢并不相通,感受也多出于内心的投射,都是透过镜子看见自己。草木生发固然触动人心,可就算是无机制的彩色玻璃珠也能给我审美体验——AI“创作”就算有意义,也是你的丰富赋予了它意义。这种不可代替性是对写作者而言的。宏观概念上的写作并不需要我,是我需要它,我离不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