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7岁的张伯驹看上了20岁的妓女潘素,甩出一沓钱要为她赎身,老鸨却说

乐乐旅途点滴 2025-01-28 11:56:02

1935年,37岁的张伯驹看上了20岁的妓女潘素,甩出一沓钱要为她赎身,老鸨却说:“这姑娘大有来头,花钱可赎不走。”未料,张伯驹竟然买通官兵把潘素劫走,此举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 潘素本是名门之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然而13岁那年,继母将她卖入青楼。 七年后,20岁的潘素已是天香阁的头牌。一次,37岁的张伯驹来到天香阁,当潘素的琵琶声响起,他当即为潘素赋诗一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潘素也被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所吸引。 张伯驹对潘素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潘素向张伯驹吐露了自己的身世和不愿在烟花之地虚度余生的愿望,张伯驹听后当即表示要为其赎身,然而,老鸨却称潘素身份特殊,恐怕难以赎走。 第二天,潘素突然失踪了,张伯驹才得知潘素被军政大员臧卓强行带走,囚禁在一品香酒店,张伯驹买通了臧卓的卫兵,带着潘素逃离。 潘素嫁给张伯驹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 著名画家张大千曾三次与她联袂作画。此外,潘素和名家有过多次合作,共同创作了数十幅山水画作,并为抗美援朝筹款,将画作义卖。 张伯驹醉心于收藏古画名帖,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潘素却给予他无声的支持,她深知这些字画对丈夫的重要意义。 就这样,夫妻二人在收藏路上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张伯驹买下的这些古画名作最终大多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他常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收藏它们,不是为了个人占有,而是为了不让国宝流落海外。” 岁月流转,张伯驹和潘素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辉煌,晚年时,这对伉俪几乎散尽家财,住进了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小屋中,潘素仍然会挥毫泼墨,创作山水画,张伯驹就坐在她身旁,不时停下手中的笔,欣赏妻子的作品,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提笔,在画作的留白处题上几句诗词,为潘素的画锦上添花。 张伯驹还会吟诗一首,抒发对妻子的爱意:“齐眉对月,交杯换盏,犹似当年。红尘世上,百年余几,莫负婵娟。”一次,已年过八旬的张伯驹在西餐厅独自进餐,席间精心地将面包片均匀涂抹上黄油果酱,再用餐巾仔细包好,说是要带回去给潘素尝尝。 夫妻二人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从青楼到画坛,从锦衣玉食到简朴晚年,潘素与张伯驹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协奏曲。 潘素以才华和魅力俘获了张伯驹的心;而张伯驹以情意和守候,成就了潘素的一生。这便是20世纪才子佳人的诗意人生,虽历尽艰难,却始终不离不弃,让今人仍为之动容和赞叹!

0 阅读:0